什么成就了馬云:狂妄、執著、瘋癲?
國際在線報道:馬云自互聯網寒冬移居江南之后,并未在媒體的視野里完全消失。2004年以來,接連開始了自己高頻的大動作亮相。首先是在年底的“中國企業家峰會”上以獨家贊助的名義為阿里巴巴與自己贏得了全場唯一的焦點。記得當天馬云的亮相是引人矚目的,同屬互聯網精英的張朝陽顯然已是混跡江湖的老企業家了,越來越主流的發言,給不斷需要新風吹佛的互聯網帶來不了生機。于是,馬云,非常成功地出場了。接下來,他又成功獲選“CCTV中國10大經濟年度人物”,一夜之間,馬云的形象由互聯網侵入到中國觀眾的視野里來。
其實從一開始,馬云就熟知一個互聯網精英如何與“媒體共舞”的媒體規則,并調度媒體為已所有,因此,所有的媒體報道中似乎如出一轍地為馬云劃了一副如此肖像:馬云 = “狂妄、執著、瘋癲”的互聯網精英。可以說馬云的“媒商”(媒介表現)非常高,他在為自己劃出這一形象之后,旋即開始了“互聯網瘋子”的自我成就之路。
馬云個性語錄正對了媒體的胃口,媒體需要一鳴驚人,馬云更需艷驚四座,于是馬語常常是“語不驚人死不休”:
在大家都感嘆互聯網寒冬漫漫時,馬云及時出語:“互聯網寒冬過得太快,如果可能我希望當時能再延長一年。”
當整個業界都苦苦尋覓“新的機會”“新的可能”時,馬云無畏懼地高呼“CEO的主要任務不是尋找機會而是對機會說NO.機會太多,只能抓一個,抓多了,什么都會丟掉。”
當“互聯網 = 燒錢”一度是新聞輿論的主論調,誰敢說不,誰就是逆風行舟時。不管不顧的馬云仍堅持“馬”語:“免費制是淘寶燒錢戰術的一部分”,“我已準備了供未來5年燒的錢”!馬云不在乎燒錢。甚至多次口出狂言地表示“不在乎賺錢”:“有人說,要晚上睡覺都能掙錢的,那才是電子商務。我認為,真正晚上躺著睡大覺也能賺錢的,那是網絡游戲。我們真正實現賺錢可能是未來三五年的事。現階段,我們就是不喜歡賺錢!”。 不喜歡賺錢的馬云甚至表示“不需要錢”: “我們不需要錢,如果真的需要錢做資金儲備,擺在我們面前的有兩條路,要么上市融資,要么私募。”
當“互聯網 = 燒錢”一度是新聞輿論的主論調,誰敢說不,誰就是逆風行舟時。不管不顧的馬云仍堅持“馬”語:“免費制是淘寶燒錢戰術的一部分”,“我已準備了供未來5年燒的錢”!馬云不在乎燒錢。甚至多次口出狂言地表示“不在乎賺錢”:“有人說,要晚上睡覺都能掙錢的,那才是電子商務。我認為,真正晚上躺著睡大覺也能賺錢的,那是網絡游戲。我們真正實現賺錢可能是未來三五年的事。現階段,我們就是不喜歡賺錢!”。 不喜歡賺錢的馬云甚至表示“不需要錢”: “我們不需要錢,如果真的需要錢做資金儲備,擺在我們面前的有兩條路,要么上市融資,要么私募。”
所有這一切為馬云持續豎立起一個 “狂妄、執著、瘋癲”的媒介形象,這個形象是多么地對互聯網的胃口,多么地對網絡青年的胃口。互聯網像是一個大花園,似乎每一個勤奮勞作者都可以種出自己美麗的花,只要你夠執著,夠創新,夠瘋狂。與緬腆木訥的丁磊的“技術人才”的媒介形象相比,馬云更像是一個新事業的開創者。沒有《男人裝》的赤裸上身封面照,沒有“美女與野獸”登山隊的大炒作——較之頗具炒作盛名的張朝陽,馬云的媒體表現則更集中更凝煉,馬云似乎很在乎自己媒介形象的“完整性”,這也是到目前為止還未見到他有什么其它“出格之局”的一個原因。
較之同是互聯網精英的陳天橋,馬云走了一條完全不同的道路。陳天橋曾經官員的經歷,使得陳更像是傳統企業的代言人。“沉穩、謀略”,“精心設計的謙和”——沒有驚人之語,也不作怪異之舉,但每一個亮相都是一次精心的籌劃,每一場發言都是被設計過的表述。陳在媒體面前近乎完美地表現(或者說表演),特別是在《對話》的攝制現場對整個場面的強力控制,一個“負責任、重節奏”的企業家浮出水面—— 陳天橋大筆一揮,迅速超越“互聯網精英”的概念限制,為自己畫了一個“新時代企業家代言人”的宏大形象。而此時的馬云,依舊故我,堅持地固守互聯網這一陣地,持續地拋出驚人之語:“現在的阿里巴巴很是孤獨,我拿著望遠鏡也找不到對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