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認為,甲收入每月1.5萬元,乙收入每月8000元,甲便應該比乙富有,這觀念在社會上很普遍。但這是錯的觀念,錯得很離譜。錯在哪里?富有的定義,并不是你每月工資掙得多,而是你每月“剩下多少”——剩下的才是財富。請看例子:
美國人每月工資高中國二、三倍,照一般的觀念看,一般的美國人應比中國人富有。但實際情況卻不是這樣。一般美國人都有幾張信用卡,他們喜歡消費,每月不單只是“月光一族”,更普遍是欠下信用卡不少的債。在美國,理財規劃師的理財講座,一般時間花在講“如何減少你的債務”。
一般美國人,銀行的儲蓄都不夠美金幾千元。在中國,沒有這種情況,中國人善于儲蓄,一般人在銀行都有存款,超過十幾萬元的,人數還不少。
所以,不要以為老美每月掙錢多就富有。其實,一般老美的白領比中國人的白領窮得多。當然,在北京見到的很多外派到北京工作的老美,是美國的精英,不是一般的美國白領,有錢人占多數。
中國的中層白領,比美國的白領富有。請記住:富有不是比較每月工資,而是比較“剩下儲蓄在銀行里的存款”,以這個定義來講,中國人中層白領在銀行的存款,遠比美國中層白領高。
還有一個例子:
一般人以為臺灣人工資平均高出內地一倍,他們自然比我們富有,這也是一個錯誤的觀念。
去過臺灣的朋友都知道,臺灣地鐵單程平均是12元,北京是3元;臺灣午飯平均要50元,北京平均15元;在臺灣租一套房6500元,北京在通州租一套房1500元。假如臺灣人每月掙15000元,減去房租6500元,交通費1000元,吃飯300元,交稅1500元,一點點娛樂2000元,“每月剩下10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