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種跡象表明,調控似乎有再次成為“空調”之勢,因此新出臺的二次調控措施比“史上最嚴”的“國十條”還要嚴上幾分,與諸地方調控細則中最嚴厲的北京新政仿佛,并主要集中在差別化的住房信貸政策方面。
前幾天媒體熱議的即將出臺的樓市二次調控真的來了。
據新華網報道,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堅決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的通知精神,國家有關部委近日分別出臺措施,鞏固房地產市場調控成果,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措施主要包括:暫停發放居民家庭購買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貸款;貸款購買首套商品住房的首付款不得低于30%;對不能提供一年以上當地納稅證明或社會保險繳納證明的非本地居民暫停發放購房貸款。
這次調控,距離上次號稱“史上最嚴”的房地產調控政策“國十條”已有半年。而房價在經歷短暫的平穩后,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8月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價環比持平,同比上漲9.3%。
土地市場的非凡熱鬧也證明了樓市的回暖。《中國經濟周刊》的消息稱,9月份全國土地市場風起云涌,地王接連而出。8月31日,廣州越秀城建斥資23.8億元,以近7300元/平方米的單價奪得曾經遭遇退地的“番禺地王”番禺4-2地塊,刷新了該地塊的成交紀錄。9月8日,九龍倉以48.28億元奪得黃浦 江沿岸E18地塊,樓面價高達35490元/平方米,創上海住宅單價之新高。
種種跡象表明,調控似乎有再次成為“空調”之勢,因此新出臺的二次調控措施比“史上最嚴”的“國十條”還要嚴上幾分,與諸地方調控細則中最嚴厲的北京新政仿佛,并主要集中在差別化的住房信貸政策方面:
“國十條”要求對購買首套住房建筑面積在90平方米以上的,貸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30%,此次調控則不分住房大小,一律要求首套貸款首付要30%及以上;
“國十條”只要求在商品住房價格過高、上漲過快、供應緊張的地區,商業銀行可根據風險狀況,暫停發放購買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貸款,此次調控則不分地區,一律要求暫停發放居民家庭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貸款;
“國十條”對非本地居民住房貸款未做明確限制,此次調控則要求對不能提供一年以上當地納稅證明或社會保險繳納證明的非本地居民暫停發放購房貸款;
調控還重申了要嚴格執行對貸款購買第二套住房的家庭,嚴格執行首付款比例不低于50%、貸款利率不低于基準利率1.1倍的規定。
此次調控的其他措施還有:
限購:
對于房價過高、上漲過快、供應緊張的城市,要在一定時間內限定居民家庭購房套數。
解讀:
“國十條”中也有類似要求,但最后只有北京版調控細則中采取了限購措施,要求同一家庭只能在北京市購買一套住房。
增加供給:
各地要加大對各地2010年住房建設計劃和用地供應計劃實際完成情況的督查考核力度,切實落實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和保障性住房建設計劃和供地計劃。房價上漲過快的城市,要增加居住用地的供應總量。
解讀:
從今年6月份開始,國務院召開了一系列督促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的工作會議。9月17日,國務院召開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座談會。住建部在會上要求,各地9月底前必須實現100%開工,年末建成率要達到60%以上。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網站信息顯示,截至8月末,廉租房、經濟適用房、公共租賃房等保障性住房已開工220萬套,占全年計劃的75%。
清理土地閑置:
對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閑置、改變土地用途和性質、拖延開竣工時間、捂盤惜售等違法違規行為,要繼續加大曝光和處罰力度。對有上述違法違規記錄的房地產開發企業,要暫停其發行股票、公司債券和新購置土地,各商業銀行停止對其發放新開發項目貸款和貸款展期。
解讀:
對于打擊開發商閑置土地,數天前,9月26日,國土資源部聯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共同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房地產用地和建設管理調控的通知》,明確規定,企業存在違約開發土地、因自身原因造成土地閑置一年以上等違法行為的,在問題整改到位前,將不得參與土地競買。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