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開始,倫銅一周之內暴跌了超過8%,滬銅一周暴跌至5500元/噸,除石油和黃金之外,無一逃脫暴跌的命運。
中大期貨總經理助理高輝提前預見到這場全球大宗商品暴跌的到來,從2月9日春節后第一個交易日開始,中大期貨就一直是上海期貨交易所螺紋鋼的第一大空頭。
螺紋鋼主力期貨合約沖上5000元/噸后,每噸出現1000元的套保利潤,高輝建議鋼廠客戶大規模套保,被資金推高的期貨價格迅速回歸,螺紋鋼從2月11日最高5230元/噸一路直線下跌,到3月11日已經跌到4656元/噸;螺紋鋼每下跌100元,中大期貨的持倉保證金就有5000萬元的收益。
套保資金入場對沖基金平倉
套保資金入場和對沖基金的平倉成為壓倒瘋狂大宗商品的最后一根稻草。美國商品交易管理委員會公布的持倉報告顯示,全球對沖基金正在大規模平倉商品多頭頭寸。
3月10日,中國海關總署公布了出乎全球投資者意料的進出口數據,中國2月份首次出現73億美元的貿易逆差。當天,美國道瓊斯指數暴跌228點,投資者擔心中國的需求出現萎縮。
產業資本是最敏感的,瘋狂上漲的商品積累了巨大的風險,卻給套保資金帶來了豐厚的利潤,套保資金在對沖基金平倉前已經入場。中國不斷緊縮貨幣政策,螺紋鋼、銅等大宗商品庫存不斷上升,一直研究市場資金流向的萬達期貨研究總監王晨明顯感覺市場資金開始有些緊張,各地庫存開始上升,經濟景氣開始回落。
在南華期貨總經理羅旭峰看來,兩會期間,全球記者云集北京,中國政府降低增長目標,全力治理通脹,把穩定物價放在了首要位置,這樣的報道發往海外,多少影響到全球投資者。
“銅、棉花和白糖價格已經透支了未來兩年的漲幅,從理性的角度來說,大宗商品跌一跌才健康。”高輝告訴記者,本輪暴跌并不是這幾天才爆發,實際上早就在醞釀之中,“今年1到4月份歐洲有2000億歐元到期需要償付,歐洲央行為防止通脹又開始加息,歐洲央行7500億美元的救市資金是否夠用值得懷疑,加上利比亞危機推高了石油價格,全球經濟復蘇的前景蒙上陰影。”
全球商品牛市恐結束
上周,美元指數開始筑底反彈,美元兌六種主要貨幣漲幅超過1%,大宗商品開始全面暴跌。中糧期貨研究部主管李建雷已經調低了農產品上漲的預期,他認為上半年政府調控物價,商品市場以調整為主。
在李建雷看來,全球貨幣政策不斷緊縮,資金推動力越來越弱,全球經濟復蘇是否能夠承受100美元以上的高油價和1000美元/噸的銅價,還是未知的。石油在100美元之上的時間越長,全球大宗商品暴跌的幅度越大。
“西班牙是歐元區比較大的經濟體,是希臘、愛爾蘭和葡萄牙三國的總和,一旦西班牙主權債務出現償付風險,必然對歐元區形成毀滅性打擊。” 高輝認為,大宗商品會進一步暴跌,引發新一輪去庫存。
高輝代表了套保商和空頭的觀點,而南華期貨總經理羅旭峰剛好代表了多頭的觀點。他認為,美國已經享受到國際儲備貨幣的好處,美元將持續下跌,而歐元區沒有超發貨幣,歐洲央行加息,歐元會持續堅挺,大宗商品價格會得到支撐。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