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來臨之際,新快報3C周刊與3G門戶聯合進行了“消費者網購幸福指數調查”,
參與調查的2067位網民 就目前網購服務的體驗打了分,
整體滿意度不足50%,其中超過70%的網民在網購經歷中遭遇過假貨,
網購商品可靠性、退貨換貨操作麻煩、物流服務質量跟不上等因素成為制約網購體驗的瓶頸。
1
網購不再是“小打小鬧”
“不要在網上買很貴的東西”,這是有網購經驗的人經常教導“菜鳥”避開網購風險的常識之一,但事實上網民在網上消費的金額卻在不斷增加。調查數據顯示 ,42%的網民過去一年在網上消費的總金額低于1000元,即人均月網購消費額不足百元,這些人群是網絡購物的輕度依賴者。
也就是說,有過半數的網民在網上月均消費過100元:年消費額在3000元以下的網民占比36%,萬元以下占比17%,更有5%的網民年消費總額在萬元以上。隨著大家電、家居用品,乃至奢侈品等高售價商品成為網購新興力量,網民在網絡上的消費力在大幅提高。
與網絡消費力相關的是網民瀏覽網購網站的頻率,32%的網民達到了每天必看網購網站的程度,23%的網民至少每周訪問網購網站兩三次,這顯示“網上逛街”幾乎已成為互聯網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環。
2
3C產品仍是網絡消費主力
網民到底在網上買了些啥?調查顯示,24%的網民在網上購買最多的商品類別是3C電子產品,包括數碼、家電、手機等,這一比例壓過了購買服飾的人群,23%的網民選擇了后者。事實上從目前國內整個電子商務市場的發展現狀也可以看出,經營3C和服飾商品的網上商城占據了市場的主流。
此外,家居生活類商品也以10%的比例進入網民喜歡網購商品名單的前列。而網購歷史最悠久的圖書音像產品已難成網絡消費主力,只有7%的網民經常網購該類產品。受到假貨困擾的美容護膚品也只有7%的網民經常網購,顯示大部分消費者還不太愿意以“隔山買牛”的方式購買與自己“面子攸關”的商品。
3
網購滿意度不足50%
不幸的是,即使網購越來越成為改變大眾消費習慣的力量,但消費者對網購服務給的滿意度不容樂觀:只有8%的網民對目前的網購體驗非常滿意,感到滿意者有41%,而認為網購體驗一般的網民占多數,為43%,更有8%的網民對網購不滿意或者非常不滿意。
是什么讓消費者對網購體驗如此不滿呢?假貨泛濫、商品實物與網頁介紹不符、退換貨麻煩這三項是困擾網購體驗的主因,各有超過20%的網民選擇了該項目。顯而易見的是,連這些消費環節的基本功也“未解決”,網絡消費體驗整體而言尚難以與實體消費抗衡,練好基本功仍是網上商城的首要任務。此外,網絡詐騙、配送服務質量、貨到付款體驗等也是制約網購體驗滿意度的因素。
那么網民為什么喜歡網購呢?價錢便宜是首因,超過三成的網民對網購商品普遍比實體消費便宜而感到滿意。網購商品選擇多樣、可以送貨上門等便捷性購物體驗也為消費者所稱道。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