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中國的藝術品市場“地震”了。
中央美院1982級10名學生聯名稱,2010年6月拍出7280萬元的徐悲鴻油畫《人體蔣碧薇女士》實為同學們1983年的習作,他們同時發布了5幅與《人體蔣碧薇女士》場景、人物都相同的畫作,稱均是當時的習作。
原本,這種事情只不過是藝術品行業內的事情。然而,最近兩年,藝術品和金融資本的結合將藝術品投資的風險傳遞到眾多投資者那里。 連接藝術品和普通投資者的通道就是“藝術品基金”。幾乎是一夜時間,藝術品基金瞬間誕生了。
中國的藝術品基金發軔于2007年,但是在2010年之前仍只見星星之火。2010年之后藝術品基金漸漸增多。2011年這個夏天,星火已經燎原。 根據用益信托工作室的統計,僅僅7、8兩個月份,通過信托渠道發行的藝術品信托數量就多達10只,募資規模13億元。而去年全年不過是10只。此外,通過其他渠道設立的藝術品基金也在這個夏天大幅增長。
“藝術品基金是一個高收益,高風險的產品。”上海一信托公司人士表示,但當前投資者更多的看到的是高收益,而非當中醞釀的風險。
藝術品基金出沒,請注意 2011年,中國的春拍再創記錄,成交額高達428億。其間,齊白石《松柏高立圖·篆書四言聯》以4.255億元成交;元代王蒙《稚川移居圖》以4.025億元成交;明宣德青花海水白龍紋扁瓶以2.24億元成交。整個春拍成交額較去年同期增長112%,較去年全年增長了15%。
而業內估計,下半年的秋拍仍會有400億元的成交額——中國的藝術品拍賣市場井噴。 如此高亢的藝術品拍賣讓多年關注這個行業的“老人”都看不清了:“拍品數量和成交量上比去年秋季拍賣有所下降,但是這個成交總額卻是不降反升。”《看藝術》雜志的編輯感到疑惑。 金融資本的進入很可能就是這種怪現象的答案。 2007年,民生銀行同北京一家剛剛成立的投資公司——北京邦文當代藝術投資有限公司(下稱邦文投資)合作發行了“非凡理財·藝術品投資計劃”民生1號,它被譽為中國第一只藝術品基金。
在當時,這只產品并未引起投資界的太多關注。畢竟2007年是股市、樓市高漲的時代,而民生1號給投資者的預期收益率只有年38%。據邦文投資的投資經理謝尚晉介紹,這只產品共計準備了7個月,發行也有數月。
這只基金兩年后結束,最終收益率雖然只有25%,但比較經過金融危機的其他投資品,該基金的收益率已經不錯。該公司2009年發行民生2號產品時,不到24小時就認購完畢。
2010年,藝術品基金漸漸形成氣候。根據用益信托工作室的統計,信托公司發行了10只藝術品基金,規模不到10億元。但是2011年,藝術品基金蔚然成風,上半年就發行了13只,募資規模19.6億元。 而7、8兩個月份,已經發行產品10只,規模13億元,當中8月份發行7只,呈現出明顯的加速度。
這也意味著,截至8月份,今年以來信托平臺發行的藝術品基金就超過了32.6億元。
藝術品基金還有另一種合法的設立渠道就是合伙制。邦文投資在今年4月就通過有限合伙方式發行了規模過億元的基金,其他各個公司設立的合伙制藝術品基金金額已不可考。
“每天都有各種各樣的機構找我們聯系發行藝術品基金。”上海某信托公司人士介紹,藝術品收藏的民間人士、美術館、畫廊、拍賣行等都注意到了這么一個賺錢的機會。 龐氏騙局或重演 藝術品基金的戰國亂象 另外,還有更多的藝術品基金私下募集。
但另一方面,相比股市,中國的藝術品市場的交易量卻不大,雖然今年春拍的藝術品成交額482億元已經創下歷史記錄,但是,考慮到歷年發行的藝術品基金累計可能已經接近50億元,占成交額的10%,藝術品基金對藝術品市場的影響力就不容小覷了。
這也解釋了為何今年春拍藝術品數量減少,但成交金額卻創新高的 利潤豐厚的藝術品基金 在證券投資界有兩個非常出名的人物:劉益謙和戴志康。前者發家于證券市場,旗下的新理益系在資本市場大名鼎鼎。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