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危機、美國債務上限危機以及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等正在對全球資本市場帶來前所未有“危機”沖撞,股市連連大跌,市場信心也節節敗退。傾巢之下無完卵。
股票:從去年8月份到現在一直跌;基金:六成保本新基金保不了本;樓市:政府重拳調控,千億資金撤離,短期無利可圖;期貨:漲跌都可賺,但只適合部分人。
1990年以來,世界先后發生1990年的日本房產泡沫、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以及2007年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市場的三大危機。投資者走出這些市場陰影的歷史或許能給當前市場以啟示。
日本泡沫危機
20世紀90年代日本房產泡沫歷時五年
啟示:市場拐點需政策救贖
1987年10月19日,美國道瓊斯指數一天之內下跌22.6%,帶動倫敦股市、日經指數、香港恒生指數均創下日跌幅歷史最高紀錄。
本次經濟危機以美國為中心。美國GDP的增長率以1987年第四季度為最高點,接近7%,從1988年第一季度開始即逐季直線下滑,到1990年變為負增長。不過,美聯儲反應非常快,通過放松銀根向銀行系統注入大量資金,使得股市走出低谷。這次危機一直延續到1992年,歷時5年左右。
受到這次經濟危機影響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就是日本。1990年日本房地產泡沫破滅,實際GDP年增長率急劇下降,1991年為2.5%,1992年和1993年則不到1%。并在此后的十幾年都一直徘徊在輕微增長和負增長之間。
東南亞金融危機
1997年年中爆發 歷時一年半
啟示:心理hold住 堅持就是勝利
1997年6月,金融危機在亞洲爆發,直到1998年年底,歷經一年半。1998年新加坡GDP增長率為1.5%,中國香港、印尼、馬來西亞、韓國和泰國等亞洲主要經濟體均出現較大幅度的負增長。
不過,這次亞洲金融危機對歐美股市創傷力度較小。道瓊斯指數在1997年10月27日狂跌近554點后,只是在1998年8月有過較大的跌幅。此后,美聯儲連續三次降息,股市從1998年10月份開始一路上升。剛剛起步的中國股市表現不錯,金融風暴爆發當月僅下跌2.7%。在當年9月份出現10%的跌幅后,連漲近6個月。
東南亞金融危機“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到1999年受傷各國的出口和GDP都已恢復增長。股市上,只要投資者心理Hold住,高收益為時不遠。恒生指數下跌一年,跌幅達到61.1%。日經225指數最大跌幅達38.75%。1998年9月開始,香港恒生指數探底回升。連續暴漲3個月,此后一路振蕩上行到2000年8月份,漲幅超過兩倍。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