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互聯網時下最流行的產品是什么,那非微博莫屬了;要說時下最具吸引力的產品方向是什么,毋庸置疑是社區模式。這幾年在互聯網行當里,搞什么都要跟社區沾點邊,貌似產品有了社區屬性才顯得不過時,貌似把產品形成社區化定位目標方可實現產品的持久發展。經歷了白社會、校友錄、微博、以及一些社區產品的探索,俺也來說說如火如荼的社區。
社區一詞,在現實生活的定義是:通常是集中在固定地域內的家庭間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社會網絡。電視劇老房有喜里面的幾家就是一個小社區,社區的和諧發展,離不開各家的友愛、關懷、互動。這說明,一個活躍和諧的社區至少在人、互動兩個方面有所建樹。但是,請不要忽略了,每次互動都是有個話題或一件事引起的。這個話題或事件在互聯網的社區產品里,就是互動的媒介。書評是豆瓣的媒介,后來加入影評、音樂評等;明星話語是微博的媒介,后來逐步走向達人、草根話語;偷菜是開心的媒介,后來引入更多游戲和應用加強互動。也就是說,再好的關系、再熟悉的人,如果沒有話題、沒有媒介,也無法產生互動,試想兩個戀人,每天就直說ILY,這有啥意義呢?但是,及時素不相識的人,說起共同感興趣的話題,也會滔滔不絕聊個半天。這就是媒介對互動的促進作用,甚至可以說媒介定位了產品。由此可見,社區產品的成功,至少要在人、互動、媒介三個方面下足功夫。
社區源產品模式
說到國內目前最流行的幾個互聯網社區產品,不得不提他們的原生態產品非死不可和推特。非死不可營造一種虛擬關系,打破人們在現實生活中關系的擴展的局限,讓你在網絡上輕易結識新朋友,還通過開放平臺的游戲應用等,讓朋友間形成互動。它的成功,得益于用戶身份的真實性,以及用戶展示表現自我的欲望。高質量的用戶、用戶自己創造的媒介、積極活躍的互動,成就了非死不可。推特是一個快速分享短信息的平臺,它有豐富而全面的分享入口,這一方面為它帶來廣大用戶,另一方面也很容易就產生了高質量的媒介,再通過簡單的互動,滿足了前面說的社區產品成功三要素。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