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常說 “富不過三代”,其實也驗證了那句“創業容易守業難”。當“我爸是李剛”等富二代事件頻頻曝光后,這一群人就被貼上好吃懶做、揮金如土、敗家這些不雅的標簽。富二代在輿論的壓力下日子似乎不太好過。想要守住家業,不做人們眼里依靠父輩揮霍的寄生蟲,富二代們該怎么做呢?
小高今年27歲,屬于“富二代”,父親經營一家資產規模上億元的企業。留學歸來,他在父親的企業工作,先從基層做起,熟悉管理與運行,積累經驗。5年后將逐步接手企業。目前小高月工資約為5000元,隨著工作經驗的增加,收入必定上升。最近父親存給他200萬元,作購置房產用,但小高認為目前的房價偏高,不打算在近期購房,想觀望2年。目前支出比較多,每月基本沒有盈余。沒有社保,也沒有購買任何商業保險。富二代小高該如何理財呢?
首先控制好自己的開銷。個人理財的首要目的不是財富的最大化,而是要保證財務狀況的穩健合理。在實際生活中,減少諸如奢侈品等不必要的開支,比尋求高投資收益的產品更容易實現。
第二要學會智力投資。小高有著特殊的家庭背景,并將逐步接手企業,有必要了解股市,增加對股市基本面的把握。可以利用休息時間多加學習,不斷為自己充電,同時結合實際操作,在實踐中加強對知識的領會,多關注財經類新聞,多瀏覽財經類網站,進一步擴大知識面,提升自我認知。拿出5萬~10萬元的資金作為炒股專項基金,不求有高收益,但求交好學費。當前學習投資知識,如股市投資的基本策略、理財思路和方法等,重要的是在過程中把握考慮問題的方法和思路,為未來的發展做鋪墊。
第三,通過基金強制儲蓄。小高每月沒有盈余,要通過強制儲蓄積累資金。基金定投通過定期投資,可以積少成多,在每月不知不覺的扣款中,為自己積累財富。基金投資方法不用考慮投資的時點問題,可以避免在投資中對“低買高賣”時機的主觀判斷錯誤,通過平均投資來分散風險;基金定投復利的投資效應,將本金投資所產生的收益繼續計入本金產生利滾利的效果,當然投資時間越長,收益會越明顯。總體上來看,這種投資所產生的長期收益很可觀。對于年輕的小高,這部分資金的積累是必不可少的,可以達到強制儲蓄的目的,屬于典型的“懶人理財法”。小高可以選擇每月300~500元的投資,以年收益4.5%計算,10年以后就是4.6萬~7.7萬元。
最后,保險保障要做到位。俗話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小高現在沒有社保,也沒有購買任何商業保險,保障非常不足。首先要做的就是參加基本社保,社保具有非盈利性和強制性的特點,一旦有意外發生,不僅可以為自己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還可享受醫療護理、傷殘康復、職業培訓等相關服務,滿足自己基本的生存需求,之后再根據實際情況增加和完善保險規劃。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