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京報制圖/郭宇
國內互聯網其實是一個“江湖”。在這個江湖中,固然存在一些行業規則,但整體來看,原始的叢林式競爭仍然比比皆是,并與高科技行業的光環格格不入。在一面面公平競爭的旗幟下,弱肉強食、以大欺小、涉嫌壟斷接連上演,強勢者固然獲得了激烈競爭中的優勢,但整個互聯網業界卻陷入創新匱乏的境地。所有業內人士都在呼吁:互聯網需要道德和秩序。
中國互聯網創新匱乏的惡果在2011年集中體現了出來,最直接的表現就是各大互聯網公司之間“撕破臉面”的攻訐直至訴訟。
從大的行業背景上看,中國網民數量的增速已經放緩。根據CNNIC今年7月發布的中國互聯網報告,截至2011年6月底,中國網民數量達4.85億。較2010年底新增網民2770萬。2011年上半年網民增長率為6.1%,是近年來最低水平。網民增長的絕對數量也小于去年同期3600萬的水平。
而在各家互聯網大佬這里,也面臨并不樂觀的現狀。騰訊的在線人數增速和QQ用戶增速已經出現停滯跡象;百度雖然受惠電商的大爆發而保持業績高增速,但圍繞其競價排名的爭論從來沒有停止;阿里則一年內連爆支付寶歸屬權爭議、淘寶商城新規風波等沖突,新浪微博受到監管和競爭對手的雙重擠壓,360與其他安全廠商的爭端也如火如荼。
在外界看來,互聯網業正處于一個蓬勃發展的階段,許多創新產品和創新商業模式的市場潛力仍然很大,欠缺的只是悉心培養產品和打磨成熟的商業模式。但業內人士卻陷入了“急速壯大,否則就將滅亡”的同業相爭式恐慌想象,所有業內人士念念有詞的是:快魚吃慢魚。
為了迅速做大,各種符合或不符合行業規則、滿足或不滿足商業道德的手段紛紛出爐,并且見效。這對2012年的互聯網業界來說并不是一個好消息。
■ 期待2012
壓力不再這么大
作為一個中關村的互聯網從業者,程先生的日子并不好過,他對媒體這樣說:“壓力太大了,同業內的競爭花樣百出,讓你防不勝防。”
在他看來,雇水軍在微博和論壇上打“口水戰”早就是小兒科,強勢廠商往往以勢壓人,讓中小企業無奈而沮喪。
他的最大期望壓力不再這么大,業界慢慢開始有序競爭,在他看來,當前的亂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看不到亂中求治的希望。
■ 業界聲音
劉強東
我們有底線
被一淘抓取客戶評價堪稱今年遇到的最為匪夷所思之事。京東并不反對同行抓取其價格,但底線是競爭對手不得抓取用戶評價。
俞永福
拷問商業道德
南京彭宇案之后,社會道德的水平其實在下降,今天UC起訴騰訊,就是對商業道德的一種拷問,如果UC敗訴,代表商業道德在往下走,相信沒有人愿意看到這一幕。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