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開復
創業者要避開巨頭注意
互聯網的市場并非是一維或者二維的,而是一個三維或者四維,甚至是多維的,比如Facebook可能是最大的球,仍有空間來放Twitter等等這些公司。對于創業者來說,如果專注做一件事情,百分之百的投入,去做巨頭不擅長或專注的領域,仍然有成功勝算。比如YouTube,在谷歌已經在視頻領域有所投入,并取得較大份額的時候殺入,快速抓住機會實現突然爆發式成長,并反超成市場領先者,甚至可逼迫行業巨頭谷歌斥資16億美元收購。
■ 預測2012
“越界發展”將成常態
不久前,在3Q大戰爆發剛滿一周年之際,UC優視宣布將起訴騰訊不正當競爭,聲稱后者以不正當手段排擠UC移動瀏覽器。UC的CEO俞永福稱,“在移動互聯網上,騰訊壟斷的局面在加速,因為十年前,騰訊還不知道這個產業的價值,今天它已經明白和理解了。所以騰訊再利用自己的產品優勢、資金優勢,更快地進行產業資源的搶奪,使用更加嫻熟的手段阻止移動互聯網創業公司的發展,所以現在是一個關鍵時刻。”俞永福表示,騰訊的手法跟3Q大戰如出一轍,強迫手機廠商在騰訊手機QQ和UC手機瀏覽器中“二選一”。要求合作伙伴需聲明在推廣騰訊產品時不推廣其他競爭對手的產品,其中包括不能預裝UC瀏覽器。
盡管騰訊否認了UC的指控,但不可否認,過去看似“井水不犯河水”的平行發展模式再也不會出現在中國互聯網界。隨著網民基數的放緩和各家財報業績遭遇的“快速增長”陷阱,“越界發展”將越來越成為互聯網業內常態。
“口水戰”不會消失
電商之間的“口水戰”由來已久。近一個月以來,京東、當當、蘇寧易購、一淘網四大電商就唇槍舌劍不斷。先是以C2C起家的淘寶一拆為三:原C2C業務的淘寶網,B2C業務淘寶商城和購物搜索引擎一淘網,而一淘網不僅可以抓取各家B2C網站的價格信息,還可抓取商品的用戶評價,供所有網友對比價格和產品,此舉激怒了京東商城,京東宣布屏蔽一淘網的抓取,其CEO劉強東微博更斥責一淘網“打破行業底線”;而一淘網則稱這是為了“要讓互聯網透明,給消費者實惠”。
盡管一淘以“新商業文明和互聯網開放”的理由收錄了大量購物網站的信息,但京東的說法也并非無理取鬧:用戶評論是網站的寶貴財富,不能被競爭對手無償抓取。互聯網資深評論人洪波表示,任何網站有權拒絕其他網站抓取自己的內容,互聯網開放和商業利用是兩碼事;淘寶也屏蔽了百度的爬蟲,以阻止百度的抓取,京東的做法跟淘寶并無二致。
“戰火”明年更旺
這種頻繁惡戰的背后,是中國互聯網創新機制和能力的匱乏。移動互聯網軟件技術及應用提供商UC優視又宣布起訴騰訊不正當競爭。
業內分析人士稱,所有人都看到了移動互聯網、電子商務的巨大潛力,因此一窩蜂地進入紅海;但大部分企業又不愿意在無人嘗試的領域創新、嘗試,因此頻頻進入其他企業開拓的市場中“摘桃子”;同時,由于法律法規的不完善,知識產權和專利得不到切實的認定、保護,即使企業訴諸法律,漫長的訴訟之后也只能得到數十萬元的賠償,導致抄襲、模仿成本低廉到可以忽略不計的程度。
這種惡戰情形在2012年是否會有好轉跡象?目前看來,由于制度和產業環境并未得到根本性的變化,單純的道德口號又早已成為攻擊而不是自律的手段,互聯網界的戰火可能在2012年更大范圍內燃燒起來。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