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行率先上調存款利率 “攬儲”競爭公開化 6月8日,央行宣布利率浮動放開首日,工、農、中、建、交五大行和郵儲等六家銀行率先上浮了活期存款利率和一年以內的定期存款利率,并且上浮步調一致。而大多數股份制銀行則暫時保持存款基準利率不動。
分析人士認為,在存款流失嚴重,攬儲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利率市場化剛放開一個口子,幾家大行就“先發制人”,令很多股份制銀行“措手不及”。這也說明銀行在存款方面的競爭很激烈,價格的公開競爭表明了銀行攬儲從“明爭暗斗”到公開化。
一家股份制銀行的中層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五大行的目的再明確不過,就是拉存款,不讓自己的存款走掉。它們作為市場的領頭羊,都這么做了,估計股份制銀行也會陸續跟進。”
其他銀行或跟進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走訪網點和從商業銀行官方網站獲知,6月8日,利率浮動放開首日,五大國有銀行工、農、中、建、交和郵儲銀行已上浮了存款利率,調整幅度也完全一致。
在央行新的基準利率基礎上,上述六家銀行活期存款利率均調整為0.44%,上浮幅度為最大的權限10%,三個月、半年和一年期存款利率則較基準利率上浮25個基點,分別至3.1%、3.3%和3.50%,與央行此次降息前的利率水平一樣。
一些中小銀行的步子邁得更大,一年期存款利率一浮到頂。寧波銀行和廣東華興銀行都表示,已將一年期的存款利率上浮至央行基準利率1.1倍,達到3.575%。
而其他股份制銀行暫時都還在執行央行的基準利率。除北京銀行將活期存款利率調整為0.44%而外,包括招商銀行、光大銀行、浦發銀行、中信銀行、深發展銀行、興業銀行等多家銀行6月8日執行的利率都是央行新調整的基準利率。
前述股份制銀行中層認為,幾大行一致上調的行動并不意外,因為它們沖在第一梯隊,處在第二梯隊的12家全國性股份制銀行和城商行和農信社,在大行眼里不算什么競爭對手。主要的競爭是他們之間相互競爭,因此只要一家不降其他的也不會降。如果它們都上浮了,其他股份制銀行和城商行就不得不跟進。
廣發銀行在官方網站上公布的資料還顯示,6月8日起執行的人民幣存款利率是央行公布的基準利率,但是在昨日17點左右,《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收到該行總行辦公室發來的郵件表示:“根據人行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和調整存貸款利率浮動區間的通知,我行執行調整如下:除二年、三年、五年期定期存款按央行基準利率執行外,其余各種類、期限檔次存款均按央行基準利率1.1倍執行。”
廣州一家暫未提高存款利率的銀行的相關人士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我們還沒有調整,今天業務部門正在做測算,包括我、兩個行長和董事長都在外地開會,可能要等行領導回去之后才會有最新消息。”至于該行是否會跟進,他表示,還需要經過測算部門測算后提出指導性意見。
存款未現大規模流動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走訪了北京和深圳的建行、農行、中行、招行、北京銀行等多家銀行的營業網點,暫未發現有儲戶把存款從利率低的銀行取出來存進利率高的銀行。
在建行、中行、工行等銀行的網點大廳內,辦理業務的人員并沒有明顯增多。在招行網點,一位辦理業務的龔先生也表示:“不會因為多那么點利息就把錢取出來存在大銀行,其實我這樣取出來還不劃算,定存還沒到期的話,取出來利息損失更多。”
不過,一家股份制銀行的基層員工在被問及拉存款壓力時,她苦笑著說:“本來壓力就很大,這下肯定更大了。個人客戶還好,公司客戶資金量比較大,看哪家利息高肯定就去哪家了。”
北京一家印刷企業的企業主卻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現在哪家銀行都想要存款,股份制銀行肯定不會坐以待斃,存款很多是和貸款或者其他條件相關的,想轉走沒那么容易。”
銀行息差將縮小
銀行理財產品設計師姜龍君認為,此次降息對銀行不是好消息,短期會造成利率倒掛。前期吸收的高成本存款,降息以后新增貸款利率要低走。現在貸款利率下來以后,存款利差就會收窄,而且現在市場上資金流動性在虛擬資本還是比較充裕的,這樣銀行的收入會受到影響。
光大證券認為,由于目前存款競爭環境下,實際存款利率將提高至基準利率1.1倍,但實際能享受8折利率優惠的貸款偏少,并主要集中于政府和大型國企。測算結果顯示,降息后存貸差僅縮小4bp,影響利差-1%。考慮存款利率上浮10%,存貸利差縮窄24bp,影響利差-6%以內。
高華證券的研報表示,悲觀假設下,估算降息對上市銀行2012-2013年盈利的負面影響平均為6%-12%。但對活期存款占比較高和貸存比較低的銀行影響較小。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