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草根創投軍團漸成氣候
“時間不等人,我得趕在外資進來之前,把該投的項目都投完。”15日下午,在杭州世貿中心大酒店的咖啡吧,宗佩民對《第一財經日報》說。
宗佩民是浙江華睿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華睿”)的董事長,這家以財務顧問等服務見長的公司,進入創投領域才1年多時間,但已經投資了10多個項目,管理的資金達到了5個億元。
在咖啡吧,不時地有客人來與宗佩民打招呼——這位在浙江本土公司的財務管理中浸淫20余年的中年人,目前已經和浙江300多家主流公司、一半以上的上市公司掌舵者熟稔。
“浙江民營企業家在創投這塊已經崛起,創業者根本不需要擔心有沒有錢。只要你有一個很好的商業模式和好的團隊,浙江的民營資本多得很。”宗佩民說。
“他們都不缺錢”
每個周一的早晨,宗佩民會早早地出發,來到寧波,抑或是紹興,考察項目。第二天,地點也許變成了義烏、溫州,同樣,也是考察項目……周五晚上,他結束一周的行程,趕回杭州,當天,他還會把這個星期考察的項目好好梳理一下,為第二天的決策作準備。
“幾乎每個月都這樣,一般每個月我只能在杭州呆上10天。”宗佩民已經習慣了這樣的生活方式。
“資本為王的時代結束了,本土機構、境外機構,大家都進來了。”宗佩民說,目前創投領域的供求關系已悄然發生變化,項目變得非常強勢,“資本短缺已經走向資本過剩,往往一個好項目,就有10多家基金在談,你不出手別人就出手了。”
宗佩民考察的項目和投資的項目比例一般為1:50,也就是說,考察的50家企業中,平均只能投資一家,“這么低的比例,你當然得馬不停蹄。”
即使看上了一個好項目,對方愿不愿意被投資也是個問題。浙江一個已經融資上市的企業家孫先生直言不諱地對本報記者表示:“別以為我們需要融資了,就認為我們缺錢,我們更多地只是想引進外來的管理和服務。”由于資金充裕,孫先生也希望在不久后介入創投領域,因此對浙江的創投非常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