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2.0對中國創業者可能只是一場美麗春夢
cye.com.cn
時間:2007-5-20 20:51:40 來源:創業網cye
作者: 我來說兩句 |
|
 |
|
那些至今未見任何收入的Web2.0公司則大肆演繹著“紙上談兵”的盛況。“你可以在一夜間獲得流量,但它們并不能立即給你帶來收入。”一家名為Photobucket的Web2.0視頻及照片分享網站CEO阿列克斯·韋爾奇表示。目前,每個月1700萬的流量使它成為全美第34名最受歡迎的網站。在社交網絡或內容共享的典型Web2.0網站群落中,其排名僅在MySpace與YouTube之后。
事實上,互聯網公司從來善打利潤“空手道”,這和它們在8年前網絡泡沫時代的表現沒什么兩樣。最大的不同在于,而今,資本市場和投資人對運營不夠成熟、收入規模有限的公司表示出足夠的審慎。曾投資Web2.0公司Zillow的風險投資商Benchmark Capital的高級合伙人比爾·格利深諳行業變遷:“將一家創業公司三年之內推動上市是1999年的思維方式。”
可行盈利模式之有限,使這一審慎態度持久不衰。傳統的廣告模式的確行之有效,但其要求對精準受眾的挖掘相當深入,絕非一日之功。而且時至今日,除了廣告以外,諸多Web2.0公司并未找到恰當而可靠的收入增長點。
不過,嘗試性的探索正在進行中。類似MySpace最初形態的音樂推薦和社交網站提供了新思路。它催生的“獨立音樂”形態贏得了草根出身的年輕音樂人,也創造出新的商業模式。音樂社區“Last.fm”正試圖通過線上與線下活動,從網絡音樂和音樂會門票銷售中獲得提成。而另一家獨立音樂零售網站Amie Street則更為靈活:網站專屬的獨立樂隊通過銷售網絡音樂獲得收入后,要向Amie支付5美元存儲費用,此外再上交30%的收益。
當然,音樂網絡社區之間的“共謀”也成為創收之道:CD網絡商店Lala.com通過每月獨立訪問超過10萬人的網絡電臺社區WOXY.com宣傳其旗下藝人,后者從前者CD銷售額中收取費用。此外,Lala.com還同唱片公司合作,舉辦網絡投票活動。
其實,上述的種種嘗試,皆需通過營收數字的“量變”引爆為商業模式的“質變”。對于Web2.0公司和創業者而言,綜觀其思路,的確不乏借鑒價值。但現實的問題仍在于:面對被收購的壓力,如何迅速找到突破營收瓶頸的通道,通過現實收入的迅速積累與增長,向上市目標進一步迫近。(注:文章標題為本網所加,原文標題《失寵者》)據/《環球企業家》 文/駱軼航
|
免責聲明:
凡本網具體標明“來源”的所有文字、圖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果您對本站文章版權的歸屬存有異議,請立即致電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