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上板企業或不少于8家
在配套規則等工作基本完成后,證監會將根據《暫行辦法》和相關規定受理企業的首發申請材料。
長城證券北京投行部的一名保薦人說,從目前來看,開足馬力也需要3個月左右的時間首批公司才能出現。深圳證券交易所理事長陳東征在今年兩會時曾表示,首批上板企業不少于8家。
“把配套制度出齊再加上培訓,至少需要一個月;然后編制招股說明書,發行保薦書,準備相關材料,也至少需要一個月;再初審、反饋、發審會,批文,又需要一個月”。這名保薦人這樣表述流程。他認為,配套規則應已完備,只是證監會需要控制發布的節奏而已。
一位投行人士正在輔導幾十家待上創業板的企業,他認為對創業板的預期引導建立了新型融資體系,將使得中小企業“不差錢”。(記者 吳敏)
創業板與主板、中小板上市門檻比較
板塊 門檻 創業板
●最近兩年連續盈利,最近兩年凈利潤累計不少于1000萬元,且持續增長
●或者最近一年盈利,且凈利潤不少于500萬元,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少于5000萬元,最近兩年營業收入增長率均不低于30%
主板、中小板
●最近3個會計年度凈利潤均為正且累計超過人民幣3000萬元
●最近3個會計年度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累計超過人民幣5000萬元,或者最近3個會計年度營業收入累計超過人民幣3億元
●最近一期末無形資產占凈資產的比例不高于20%
●最近一期末不存在未彌補虧損
聲音
“創業板不會分流主板資金”
證監會副主席姚剛昨天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創業板的推出對主板市場不會有太大的影響,不會分流A股市場資金。比如說現在已經有222家企業在中小板進行了融資,平均每家企業大概融資額是3億多一點,但是中小企業板上市的公司要求是上市后股本總額要超過5000萬,所以可以說創業板上市的企業融資應該比中小板還要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