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場預期的創業板首批掛牌企業候選名單中,憑借先進膜技術馳騁環保界的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為“碧水源”)呼聲極高。據了解,碧水源已籌備上市多時,由第一創業證券保薦,已符合中小板上市條件,同時又符合創業板對于“兩高六新”的要求。那么碧水源是否會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環保企業?
孫延生肯定,作為專業從事污水處理和資源化應用的高科技公司,碧水源高新技術、輕資產、高成長等特點正“迎合”創業板的胃口。但他同時表示,在符合創業板硬件條件的企業中,還需要有一個選拔過程,即發揮市場化篩選的過程。在創業板上市要經過實質性審查,對企業未來成長能力的判斷。任何企業上市均是要經過證監會的嚴格審批程序方能實現的。
創業板面臨多重風險 或成熱門賭場
“低門檻進入”規則決定了創業板的高風險。孫延生認為,創業板的風險主要存在于兩個方面:其一是創業板上市公司較小的規模,尚不成熟的發展使其經營穩定性整體低于主板上市公司,經營可能大起大落甚至失敗,隱含著較大的退市風險;其二則取決于高科技企業自身的技術風險,將高科技轉化為現實的產品或勞務具有明顯的不確定性,必然會受到許多可變因素以及難以估測的不確定因素的作用和影響,存在出現技術失敗而造成損失的風險。
據一位長期在國內從事風險投資業務的著名創投公司負責人透露,受金融危機影響,許多投資公司熱情不足;而PE還是希望在成熟的海外市場上市。
可見,面臨多重風險的創業板,可能將成為一個熱門賭場。
對此,孫延生表示,創業板更適合于具有成熟的投資理念、較強的風險承受能力和市場分析能力的投資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