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銀行新增貸款達到7.37萬億“天量”,而8個月來,股市從1600點站上7月16日收盤的3183.74點,幾乎翻番。
這種“對接”已引起金融業監管層的關注。
“有沒有進入股市,真實的情況幾乎無法監控。”長三角區域內某商業銀行的支行副行長透露,一個月前,監管層就已經下達文件,要求各銀行嚴密監控信貸資金流向。不過,一個多月了,他們并沒查到違規現象。
信貸資金與股市行情是否存在著某種隱秘的對接?又是以何種形式避開“監控之眼”的?
近日,本報記者對30余名中小企業主(產值或銷售額從5000萬到數億元)進行調查,他們揭開了信貸資金變相入市的多種路徑。
變異的賬戶
本次調查在一個投資圈里展開。記者調查的30多名企業主,絕大多數都稱,將銀行信貸資金轉到股市“非常輕松”。
浙江“××投資俱樂部”以QQ群的形式進行日常聯絡。群主是 招商證券(行情 股吧)某區域的總經理,入群的資金量號稱1000萬元起。78個群成員中,大部分身份屬于企業主或證券、期貨市場的操盤手。
該群成員在證券市場以短線操作,換股頻繁,投資者清一色是有實業背景的企業主。接受調查的30名企業主中,有28名承認自己股市有銀行貸款資金存在。
高先生就是這股資金流中的一分子。他以21歲兒子的名義開戶、炒股。但實際上,這些資金全部來自銀行授信。
高是一家電氣企業主,10多年來,該企業產品銷往美國,經營一直出色。由于以往的信用累積,其的企業已連續三年從國有商業銀行獲得1億元的授信。
去年8月起,受金融風暴波及,高的企業基本處于停業狀態。由于國外市場不景氣,他今年打算繼續停業休整半年,并放棄銀行的授信貸款。但情況出現了戲劇性的變化,按高的說法,由于銀行增加信貸的需求,致使他最后不得不申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