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12月,凡客和陳年,皆身處一個關口。
在此之前,2007年10月正式創立的凡客誠品,在創始人、董事長陳年的帶領下,已然在“消費市場”和“資本市場”創造了雙重奇跡。
過去4年,依托中國內地強大的制造能力,這個擁有自主品牌的電子商務企業,已經賣出包括T恤、襯衫、帆布鞋甚至箱包、化妝品等在內的約7000萬件打著“VANCL”標簽的商品,成為互聯網上最具號召力的“快時尚品牌”。甚至,連它打出的“凡客體”廣告,也受到了無數人的追捧,成為一種文化現象。
過去4年,陳年、雷軍等3人2007年7月湊出來的700萬元啟動資金,已經吸引了6輪、總額高達4.22億美元的后續投資,投資方包括IDG、聯創策源、軟銀賽富、啟明創投、老虎基金、中信產業基金、嘉里集團和淡馬錫等。如今,對凡客的估值已經超過30億美元。
不過,2011年12月,當凡客無限接近“上市夢想”之時,卻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此前,對凡客、陳年以及他們背后的投資人來說,“跑得更快”和“赴美上市”,本是兩個相互支撐的目標,但2011年,凡客的“過度擴張”,以及市場環境的快速惡化,卻最終將“上市”變成了他們的“艱難抉擇”。
而風險的種子,早在2010年底就已埋下。

“跑得更快”
從2007年10月創立至今,對于外界來說,凡客始終是一家顯得有些神秘的公司。不過,2010年底,凡客依然成為外界公認的“電商明星”。
“凡客第一年銷售額就過億了,第二年是100%多甚至200%的增長,第三年是300%的增長。”2011年12月20日晚,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陳年稱。
本刊查詢的“凡客誠品(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凡客旗下核心實體公司)工商資料顯示,其2008年、2009年和2010年的銷售額分別為1.18億元、2.98億元和12億元,增速與陳年所言一致。
歷年來,凡客公開宣布的銷售額分別是,2008年超過1億元,2009年5億元,2010年20億元。雖然外界對這些數據持保留態度,但2010年底,在凡客內部,20億元,仍是制定2011年銷售目標的起點。
2010年12月23日,陳年對外宣布透露,凡客已將2011年的“銷售額增長幅度”定為100%,達到40億元。不過,僅僅10多天后,2011年1月7日下午,陳年就大幅上調了銷售目標。陳年公開宣布,凡客2011年的銷售目標已上調至60億元,增長率從100%上調為200%。他還表示,要等營收過了100億元,凡客才會考慮盈利問題。
2011年12月20日晚,陳年回憶說,“我還記得,我當時開了個玩笑,‘本來想說40,但現在,我覺得可以奔60’”。不過,他又強調說,“我說的這個目標,不可能是財務報表上的數字,只可能說是我們訂單的金額”。
而60億,仍不是終點。2011年3月7日,在接受路透社采訪時,陳年稱:“今年公司的銷售目標為100億元人民幣,為2010年的5倍。”
一位前凡客人士回憶說,在2011年春節之前的一次內部高管會上,陳年就已宣布了這一消息,“當時,一月份的數據比較好,陳年跟業務部門溝通后,覺得還是有機會的,于是就開到100億了”。
雖然,這個“100億”的目標,如今已成為外界對凡客的主要質疑點之一,但陳年并不松口。2011年12月20日晚,陳年對本刊記者說:“從2007到2010年,凡客成績都很好,沒有遭遇生死線的考驗,所以,如果我有機會,一定跑得更快,直到今天,我還這么想。”
此前,一位電商CEO曾表示:“凡客如果想盈利,分分鐘就可以,只要把品類減少、物流成本降低、推廣費用降低,就可以了。但那樣的話,它的規模就會相對小一些,發展也會慢一些。”
但陳年稱:“2008年三季度,凡客就已經持平過,甚至稍有盈利;2009年5月,也稍有盈利;2010年也曾經有一個月稍有盈利。但我通通都要放棄,我認為,凡客還應該跑得更快。”
如何跑得更快,被陳年視為凡客當下的核心戰略。他承認,2010年之前,把少量品類的銷量做大,是凡客實現快速增長的主要手段,而在單品銷售增長放緩之后,增加產品品類,便成為凡客繼續增長的主要驅動力。
“(凡客的品類擴張)是從2010年的第一季度開始的。實際上,2008年下半年,大家都想保守的時候,我們已經開始在嘗試了,而2009年的試驗,有了一個非常好的結論,2010年的第一季度,我們真正開始(品類擴張)。”陳年說。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