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中國創造”
“從宏觀經濟來講,要讓中國的中小企業做大起來,因為它們才是中國經濟的真正動力 。”創新工場創辦人李開復回顧說,“看看中小企業過去是怎么成長的,其實我們可以看到,大概30年前是廣東模式。所謂的廣東模式就是拿著香港的資金,做著外國的品牌,幫別人干活。慢慢地中國人越來越聰明,進入了浙江模式。所謂的浙江模式就是中國人自己有錢,自己知道怎么經營市場,自己制造產品賣給自己的內需市場。”
李開復認為,中國的投資尤其是天使投資人的整合,必須基于一個創新的模式,從中國制造走向中國創造。
“天使投資人責任重大。”李開復表示,中國未來是否能夠成為世界頂尖強國,更多地要看我們能不能生產出有知識產權的商品。
“天使投資的意義遠遠超過投一點小錢、賺點小錢的理念,它意味著中國能不能從過去的廣東和浙江模式走向硅谷的模式或者叫做高科技的模式。”李開復認為,將美國的天使投資模式嫁接到中國可以開出絢爛的花朵,結出豐碩的果實。
追求創業夢想
現任A8音樂集團董事局主席兼CEO的劉曉松,是騰訊的天使投資人。他在現場回憶了這段投資經歷。當時投資給馬化騰,自己還沒有“天使”這個概念,“完全是基于對一個人的信任。”騰訊當時異常困難,賬面只有幾十萬元。
那時,劉曉松見到了剛從美國回來的熊曉鴿,熊曉鴿給他帶來了風險投資的概念。
騰訊在初創期,資金上如履薄冰,但有兩點讓劉曉松印象特別深刻:一是丁磊對他說,馬化騰是一個“技術非常高超”的人,很了不起;二是他去看騰訊后臺的數據,“給我印象特別深那個時候就把用戶行為和數據做得特別好。馬化騰對這種東西非常敏感,我當時看過這個數據以后,覺得這個公司很有前途,所以我投了他。”
劉曉松的投資占了20% 股份。但當時他沒有預料到,騰訊在日后“能賺這么多錢”。
與坐在臺下的薛蠻子一樣有著滿頭銀發的北極光創投投資合伙人譚智,是8848的聯合創始人。
臺上的譚智是這樣說的:創業者和投資人有不同的夢想,創業者就 一個夢從創業到 最后上市實現自我、賺大錢。“投資者的夢很多,剛才薛蠻子說投了200多個項目,有200多個夢,你想想,你只是他的1/200。所以,你在創業上花的時間往往要最多,只能靠自己。天使的夢是賺錢,想辦法讓你上市或者賣掉,跟你的夢不一樣。”
在這個以追夢為主題的論壇上,知名天使投資人蔡文勝拋出了自己的觀點:創業者的夢是一點一點變大的,一開始是為了賺錢。如果一開始就要做一個偉大的企業,要做一個對人類有貢獻、對社會有推動作用的公司,“我覺得他不會成功。”他說,“我覺得對創業者來講,首先要生存下來,把這個事情做好,這樣才能產生更多的發展動力。”
給錢,給經驗
李開復認為,中國的天使投資人都是創過業的,或者做過高管,所以他們可以提供創業的價值。“天使”可以是各方面的專家,每一個人都懂投資,懂得項目或者懂得方向,無論在銷售、技術、產品方面或者在人脈方面能夠提供價值,這是今天的高科技創新模式,或者硅谷模式,目前非常需要這樣的模式。
“在座的每一位"天使",你們的責任重大,因為你們的機會也重大,因為你們可以提供價值。”李開復認為,投資人給予創業者的不僅僅是金錢,還有經驗。
“美國的天使投資做了很多很多年,所有耳熟能詳的,所有美國IT界的知名公司,幾乎每一個都接受過天使投資,而且從西邊的加州一直到東邊的紐約,美國各地遍布著天使投資。天使投資俱樂部就是像我這樣的老頭,湊三四十個人,有人做IT,有人做硬件,俱樂部一個月開次會,看三五個項目,選一個做調查的人。所以,我希望這次開會以后,各個地區都有一個小小的天使投資的松散聯盟,這樣可以互動。天使投資俱樂部在美國起了一個最重要的作用,就是發現項目,然后給了原始投資,幾乎每個IT企業都有這個過程。”薛蠻子說。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