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云和他的阿里巴巴金融帝國正在無限逼近資本市場的財富之門。按照馬云自己的估算,阿里巴巴值1000億美元,外界估計融資規模要達到200億美元,超過Facebook!
面對百億美元的超級巨無霸IPO蛋糕,港交所、紐交所、納斯達克垂涎欲滴。
可靠消息顯示,三大交易所正在爭奪阿里巴巴的IPO,預計阿里巴巴的上市最快可能在今年內實現。這無疑是一場激烈的爭奪戰。
上市懸疑
3月6日,納斯達克中國區首席代表鄭華主動預約,跟阿里巴巴集團上市的負責人在香港會面,探討赴美上市的可能性。
“現在紐約和香港搶得很激烈,我當然希望阿里巴巴來香港上市,香港很多管基金的人對它重新上市的興趣非常大。”國泰君安國際首席策略員蔣有衡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香港對資金來往沒有限制,是最自由的城市,“對于中資股,特別是需要大規模融資的中資股,更應該到香港上市。”
不過,香港媒體稱,美國納斯達克(Nasdaq)跟港交所搶客。3月6日,納斯達克中國區首席代表鄭華主動預約,跟阿里巴巴集團上市的負責人在香港會面,探討赴美上市的可能性。
就此事,阿里巴巴官方告訴本報記者:我們不就市場傳聞做回應,也不回應我們管理層的活動安排。
而更早之前,坊間早有傳聞,港交所與阿里巴巴接觸,而阿里巴巴聘請瑞信、高盛為IPO承銷商,擬于今年在香港上市。對此傳聞,阿里巴巴官方卻予以否認。納斯達克和港交所則對外界的傳聞都保持了沉默。
在當事人各方的沉默中,全球交易所激烈的爭奪戰已經打響。
讓人意外的是,內地證券交易所早早退出了戰場。之前很多人都曾猜想阿里巴巴會回歸A股。事實上,回歸A股是個不錯的選擇,畢竟A股的市盈率較高,阿里巴巴受捧的力度也會比較大。但因為阿里巴巴股權結構里有外資成分,要回歸A股,其股權結構要做比較大的調整。如,2007年11月在香港聯交所上市的阿里巴巴網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阿里B2B公司”),注冊地為開曼群島。阿里巴巴沒做股權調整,所以它只能選擇在海外上市。
爭奪主要在香港交易所、紐約交易所和納斯達克交易所這三者中展開。
“港交所希望我們回去,美國的交易所也在爭取我們,最后的結果要董事會才能確定,目前還沒確定去哪里上市。”一位阿里巴巴內部接近高層的人士透露。
“應該是這三家中的一家。不過,阿里B2B公司去年剛從香港退市,之前在香港反應不怎么好,股票不溫不火,應該不會再去聯交所上市了;而紐交所,也曾有巨人網絡等網絡巨頭上市的先例;不過,在納斯達克交易所的可能性比較大,因為納斯達克的風格比較適合阿里巴巴。”一位不愿署名的電商分析師表示。
而另一位獨立電商分析師李成東也同意這一觀點,“在美國上市的可能性大一點兒,像亞馬遜、麥考林、當當網等都在美國上市,在美國這類企業可以得到更好的扶持。而同類的eBay、亞馬遜等都選擇在納斯達克上市,阿里巴巴在納斯達克上市的可能性更大。”
估值爭議
如果按馬云的1000億美元滿意估值來算,阿里巴巴可從納斯達克抽走200億美元。
阿里巴巴上市的傳聞之所以“一石激起千層浪”,主要原因在于“估值”。
早在2012年5月,在與雅虎達成贖身協議之后,來自香港證券分析師的看法是,整個集團(不含支付寶)估值350億美元;3個月后阿里巴巴完成股權回購交易后,對阿里巴巴的估值躍升至400億美元。
而到了今年2月15日,摩根士丹利分析師喬丹·莫納漢(JordanMonahan)發表了一篇關于雅虎公司的研究簡報,其中特別對阿里集團的凈利潤進行預期——預計阿里巴巴集團2013年凈利潤將達到22.8億美元,2014年的凈利潤將達到35.5億美元。摩根士丹利認為,在2012年9月雅虎與阿里巴巴集團的交易中,阿里巴巴集團的估值在400億美元。不過,綜合考慮到最低20%預期收益率和半年折扣率后,摩根士丹利對這一估值進行了更新,認為將有可能達到500億美元。
而后,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博士EricJackson為福布斯中文網撰文,他根據摩根士丹利提供的22.8億美元凈利預期進行分析認為,阿里巴巴集團估值在660億~1280億美元。他的結論是:如果今年阿里巴巴集團整體上市(這似乎是可能的),其估值將高達800億美元。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