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材漲價行情再度來襲。今年春節后,多種中藥材價格再次上漲。據中藥材天地網的統計,當歸去年八九月份價格為17元/公斤左右,而3月中旬的報價已經達到了45元/公斤。半年內漲幅高達135%。
和春節前相比,黃芪市場價格漲了近3成,白芨上漲22.03%。
從中藥材綜合指數可以更直觀地看到價格上漲的曲線,去年9月,中藥材綜合指數最低降到了2240,此后持續回升,至今年3月,指數已經回漲到2537。
“這幾年中藥材價格輪番上漲,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是一個很重要的深層次原因,其實是中藥材資源枯竭。”全國政協委員、國家中藥品種保護評審委員王承德向《中國產經新聞》表示。
中國地大物博,本來中藥材資源豐富。1975年的全國中藥資源普查,確認我國中藥資源12807種,其中藥用植物11146種。
王承德告訴記者,盡管我國野生藥材物種豐富,但由于長期“重采挖、輕保護”的現象,許多藥用植物已經到了資源枯竭的境地。中藥材資源的無序開發,致使生物多樣性遭到破壞,資源緊缺,中藥材價格不斷上漲。
根據王承德收集的資料,我國常用藥材400種中有近3成為短缺品種,許多中藥材資源分布由過去的10多個省區,縮小到1個省區甚至更小的范圍。
根據第四次中藥材資源普查統計,初步調研結果表明資源形勢極為嚴峻,資源的供需矛盾日益尖銳,已經引起政府主管部門和社會各界高度重視。
據初步統計,我國處于瀕危狀態的植物近3000種,其中用于中藥或具有藥用價值的約占60%-70%;藥用動物梅花鹿、羚羊等40多個種類資源顯著減少。尤其是以野生動植物為主的300-400味常用中藥的資源問題極為突出,有100多種出現資源量急劇下降。
事實上,在2012年兩會期間,王承德就提交了關于重視中藥材資源匱乏短缺的提案,但是并未得到重視,而問題則越來越嚴重。于是,今年兩會期間,王承德向記者重新提起了這份提案。
在提案中,王承德針對這個問題提出了一些建議。例如:政府應對中藥材的種植生產、市場價格要有統一的管理機制,制定全國中藥材發展規劃,對中藥材實行宏觀調控,使其科學、合理、有序地發展;加強政府監管,加大政策保護力度。政府應盡快開展野生藥材管理制度的立法研究,加緊修訂和完善《野生藥材資源保護管理條例》,加強野生藥材資源管理、實現野生藥材資源永續利用;開展珍稀瀕危中藥資源的替代品研究。政府應開展藥用動植物的溯危和保護等級劃分、重要珍稀瀕危藥用動植物的遺傳多樣性、生殖生物學以及保護策略等保護生物學研究;遵循中藥材資源自然生長規律,實施規模化、規范化科學種植和培育。政府應根據農業結構調整,鼓勵農民種植中藥材積極性,以市場為導向,對中藥資源進行有序采挖、修復和引種馴化,因地制宜加強中藥材尤其是道地藥材的GAP(良好農業規范)基地建設。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