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產業部經濟體制改革與經濟運行司司長周子學介紹說,盈富泰克創業投資公司借鑒國外創業投資的成功經驗,明確管理人的權利、責任與利益,形成管理人與投資業績緊密相連的機制。
在盈富泰克創業投資公司網站上,記者看到,電子發展基金投資的程序包括項目申報、項目篩選、盡職調查、項目評審、談判與合同簽訂、項目的管理與跟蹤、退出等7個程序。“目前我們管理的資金約有5億元,其中3億元屬于電子發展基金的托管資金。公司并沒有規定每年必須花多少錢,如果沒有找到好的項目,可能當年就不會投資任何一家企業。”盈富泰克創業投資公司相關負責人向本報記者透露說,他們不會為了花錢而去投資。
創投公司專業化的角色得到了投資企業的認可,上海新傲科技公司的副總經理李偉說,“盈富泰克對我們的具體業務和經營活動從來不干預。而且,隨著我們業務的不斷壯大,需要不斷引進新的股東,盈富泰克非常支持;另一方面,當我們需要資源支持時,他們會積極幫忙,包括整合信息產業部內部的資源。”
這種專業化精神在中星微發展的初期同樣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發展初期,中星微從電子發展基金融資的1000萬元花完了,面臨著資金缺乏的難題,電子發展基金便多次幫助中星微引進戰略投資。之后中星微引入加拿大保爾集團、富士康集團(臺灣)、美國General Atlantic Partners等多家國際知名機構的戰略投資3億多元,充足的資金為中星微未來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企業在剛創建階段,很難吸引一般的風險投資。此時政府資金率先進入,不但解決了企業初期的資金問題,而且能使一般的風險投資商對這個行業產生關注并樹立信心,引導風險投資的進入。”盈富泰克投資公司的相關負責人表示。
政府創投被認為是在制度上的創新。據介紹,政府資金對國內企業的扶持常用的有三種方式,一是財政撥款,二是政府采購,第三種便是政府創投。第一種方式主要是無償資助,政府對關鍵行業進行資金資助,一般資金規模不大,約在300萬元以下。但經過多年的實踐,政府部門發現傳統財政資金投入方式不能完全適應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財政資金管理模式需要進行創新。
談到創投與一般財政撥款的區別,新傲公司副總經理李偉認為,創投方式與財政撥款在本質上沒有區別,都是為了用公共資源來對某個領域給予重點扶持。不同點在于力度不同,用創投方式因為是可以入股的,力度會大一點,資金會在1000萬元左右;而財政撥款一般會在三四百萬元左右。如果是某個中短期的項目,財政撥款可能比較有效率;但如果是要支持一個產業長期的發展,創投的方式可能比較合適。
當然,這種創新并非毫無風險。當時中星微項目的簽署者、國家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主任曲維枝回憶說,“這種嘗試當時是有風險的,失敗和成功都有可能。雖然事實證明這種創新是成功的,但任何創新都有風險,大家要有包容的心態正確地對待創新可能帶來的失敗。”
“政府創投”的挑戰
同目前所有的創投一樣,“政府創投”也面臨著眾多需要解決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