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卓越網如今只剩下平庸
cye.com.cn
時間:2007-5-29 9:58:55 來源:財經時報
作者:饒宇鋒 我來說兩句 |
|
 |
|
當年卓越為顧客所稱道的“小而精”模式于是被束之高閣,取而代之的則是更接近亞馬 遜模式的“大而精”模式。 公開資料顯示,卓越網自被亞馬遜收購三年以來,其市場份額不僅沒有增加,反而每況愈下。以網上圖書銷售為例,在成交額、在線商品數等多項指標上,卓越網甚至比其老對手當當網落后了三倍之多。其市場份額,即便與陳年時代的以“小而精”模式運營的卓越相比, 也大為遜色。 實際上,伴隨著卓越的原當家人林水星、陳年等的離去,卓越在自己一向得意的在線圖書銷售領域開始走下坡路,其增長速度之慢,甚至落后于中國互聯網的自然增長速度。 以銷售額為例,2006年,卓越網全年的營業收入僅為1。8億元,該數字僅與其三年前的銷售額相當。換言之,在亞馬遜收購卓越的三年中,卓越在業績數字上幾乎沒有絲毫增長。 另據消息人士透露,2006年,卓越在圖書上的總成交額只相當于其競爭對手當當網的30- 40%.由于百貨、數碼產品的拖累,2006年,卓越網的虧損達到了9000萬元,占到了營業額的50%. 被收購三年以來,卓越都在努力把“東家”亞馬遜的網上零售專長與卓越網的中國市場經驗相結合,把變革的重點放在購物平臺的改良中,以便培養用戶對網站的黏著度。但截至目前,人們依然看不到卓越有卷土重來的絲毫跡象。 據新出爐的尼爾森調查報告顯示,在網民去年曾經瀏覽過的購物網站中,卓越僅僅占有17% 的流量。 戰略迷失 據接近卓越的市場人士猜測,卓越之所以在圖書銷售上掉隊,與現有管理層缺乏圖書銷售經驗及過硬的供應鏈資源有關,這也是其后來將業務重心轉向百貨和音像、數碼產品的誘因之一。 在B2C領域,圖書向來是B2C網站最大的賣點和盈利之所系。以網上書店的始作俑者亞馬遜為例,其業務量的70% 也都來自圖書銷售。卓越在國內最大的競爭對手當當網的圖書銷售也占其營業額的60—70% ,但圖書業務在卓越的營收盤子中卻僅占25% ,僅與數碼產品所占的比例相當,而百貨卻占到其銷售額的50%. “卓越將百貨和數碼產品作為B2C平臺的支柱業務,在產品定位上實在令人匪夷所思,因為B2C平臺在整個百貨和數碼產品市場僅占有極少的市場份額,在供應商那里幾乎沒有地位,所以在價格上也毫無優勢可言,比如,卓越的手機毛利就一直是負的。”有業內人士如此評論。
|
免責聲明:
凡本網具體標明“來源”的所有文字、圖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果您對本站文章版權的歸屬存有異議,請立即致電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