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預審階段的創業板從沸騰轉向寂靜。
在緘默期里,證監會正式受理的首批105家企業唯一要做的,就是在興奮中期盼反饋函。
與他們有著同樣心情的還有投資機構。有統計顯示,受理項目中創投的覆蓋率高達50%以上。毫無疑問的是,對于創投而言,可以預見的上市退出已成為他們最大的興奮點。
不過創投并沒有那么容易退出,證監會的規定顯示,任何與股權不確定相關的協議都要在上市前終止。
創業板對對賭協議說不
廣發律師事務所首席合伙人陳文君解釋說,證監會對于創業板發行人股份情況披露審查嚴格,內容包括發行前的總股本、發行前一年新增股東的持股變化、取得的價格、方式、時間等等,以此來確保上市前企業股權的確定性。
這意味著全面禁止包括對賭協議在內的所有與股權不確定相關的協議。創投們心情復雜。
陳文君告訴記者,對賭協議是投資方與企業對于未來不確定情況的一種約定,其本質即是“價格回補機制”,被投企業若達到則PE向創業者支付股份或者現金激勵,若達不到則創業者需向PE轉讓股份或現金本息,甚至是控制權。
他表示,對于存在股份轉讓的對賭協議,有可能使公司股權結構發生重大變化和存在不確定性,并可能導致公司管理層變化。此外,對于存在現金補償的對賭協議,監管部門可能擔心企業IPO完成后募集的資金被控股股東用來償還PE,從而損害中小股東的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