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如何拿到錢
業界有一個非常經典的融資傳言,傳說某人和投資人在上衛生間的時候認識,然后就獲得了投資。王立朋說道:“這個傳言是假的,別說是在衛生間,就算你在一大幫投資人中間抓住幾個投資人來聊,融資成功的概率估計也不會高到哪里去。”在決定投資前,投資者會對項目進行詳盡的調查。在確定對項目有興趣后,投資方要和企業的業務、人事、財務、市場、人力資源、行政等部門的經理和員工進行訪談,或者側面了解企業管理團隊在外部的形象。同時,他們還要跟客戶和企業的競爭對手進行訪談,看看他們對創業者的評價。此外,他們還會通過財務報表了解企業的財務狀況。只有真正地把企業方方面面的情況調查清楚以后,才會簽訂投資協議。
但對于企業來說,成功融資的第一步,就是要選擇好融資的時間點。一般來說,企業最晚應該在現金流斷裂之前的半年進行融資,如果少于半年,企業很有可能還沒有成功融資就因為資金鏈斷裂而倒閉。
其次,就是市場。陳智說道:“市場規模是否足夠大是投資者所關注的。另外一點,就是該企業所處的市場是否存在激烈的競爭。”他表示,競爭包括Cye.com.cn兩個方面,是否存在寡頭壟斷,比如移動行業和通信行業,有六七家廠商把市場瓜分了,創業者再想進入這些領域就很難了;是否存在不可預知的風險,有一個做撲克游戲的網游公司,找了十幾個投資者,但是沒有人愿意給他投資,因為它是做撲克游戲,就是類似于賭博的游戲,一旦被政策限制,根本就無法發展。
再次,就是商業模式。商業模式是否存在商業競爭壁壘、是否容易被對手復制,這都是創業者需要重點考慮的。但對于企業自身來說,它的商業模式應該很容易被內部復制,比如北京公司的經驗很容易被復制到上海和廣州的分公司,這樣比較容易形成規模效應,降低整個的成本。
最后,就是團隊。風險投資界有句名言:“風險投資成功的第一要素是人,第二要素是人,第三要素還是人。”在投資人的眼里,創業項目、商業計劃、企業模式等都可適時而變,惟有創業者品質難以在短時間內改變。 陳智說道:“有三類人比較適合創業,第一種分文沒有的人,就是穿草鞋的人;第二類是已經成功賺了幾百萬元人;第三類是已經有八九年的高管經驗,賺了一點小錢,想要自我實現的人。”但是相對來說,以前讓投資者賺過錢的人會比較容易獲得再次投資。另外,團隊的完整性也是投資者所關注的。很多軟件企業的團隊,偏重于技術而輕視市場,在以后的運營中就會遇到問題,這樣的團隊就不完整,不太容易獲得投資者青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