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今年的中秋節與國慶節在時間上相近,根據國內現行的休假制度安排,從9月下旬到10月上旬,節假日眾多,于是也就有了被網民們戲稱為“史上最長黃金周”的出現。 假日消費歷來是中國社會消費的一個重點。佳節來臨,很多投資者都在關注股市中的大消費概念,期待它應運而生,演繹出一波像模像樣的上漲行情。 傳統上,中國有兩個消費旺季:一個是在年初的春節期間,還有一個則在中秋到國慶節期間。統計顯示,居民在這兩個時期的消費,通常可以占到全年消費的1/4強。所以,抓旺季消費歷來是商家的重點。自然,在股市上也會形成相關的熱點。今年以來,出于防御性投資的需要,加上通脹預期的存在,大消費概念在股市上一直比較流行,相關股票的估值也比較高。所以,當中秋與國慶長假日漸臨近時,也有人擔心這些股票是否已進入到炒作后期,繼續向上的空間已經不大,大消費概念難以再度崛起。應該說,這種擔憂并非沒有道理。但是結合各種因素分析,在佳節到來之際,大消費概念還會再一次應運而生,并且能繼續維持一段強勢。換言之,至少在最近一段時間,這個概念仍然是市場的一個熱點。下面,我們就從幾個角度來做一些具體的分析。 >>>最有潛力的板塊:航空旅游 如果要找出春節與中秋、國慶節兩大消費旺季各自特點的話,那么也許可以這樣說,鑒于春節期間人們的主要活動還是探親訪友,因此用于餐飲及日常百貨的消費會比較多;到了中秋和國慶期間,則會有比較多的人選擇外出旅游。特別是今年的中秋和國慶假期時間跨度大,已經超越通常意義上的“黃金周”概念,比較適合長途旅行。這樣一來,自然也就為當前的大消費概念提供了新特點。在某種角度上也許可以說,在時下的大消費概念股票中,最有潛力的就是航空與旅游。 之所以看好航空,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中秋和國慶節期間,航空客流量會大量增加,現在就已經出現了節日期間熱門航線一票難求的局面,多數航線的機票也不再打折。與之相應的是,最近一段時間,國際市場原油價格保持平穩,并且不時還有所下跌。這樣一來,對航空公司而言,就構成了多重利好。伊春空難發生后,民航局加強了對安全飛行的管理,這對于安全管理基礎比較好、能力也比較強的大航空公司來說,也構成了間接利好。今年以來,國內的民航運輸行業景氣程度不斷提高,航空公司的盈利大幅度增加。中秋和國慶節長假的到來,更是為其業務的發展添上了濃重的一筆,可謂錦上添花。所以,如果說這次大消費概念真能夠有所表現,航空股應該首當其沖,潛力也是最大的。其中的幾個大型航空公司,則更值得投資者關注。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