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進入帶動了行業發展,但也隱藏暗憂。黃巍指出,資本的涌入使銀幕迅速增加,給中國電影提供了一個產生很好的票房的基礎,但同時導致僧多粥少,好的項目搶的人很多,狂熱的投資中間就有不理智的行為,這種競爭的結果帶來的必然是租金的高漲,影院負擔的增加,回收周期增長,這樣就會給影院經營埋下隱患。據了解,目前國內投資一個影院項目的回收周期平均是五年,最短是兩到三年,最長是八年左右,如果第八年還不能回收投資,基本上意味著該項目已經很難贏利了。
為了避免影院投資的惡性競爭,有的影視機構則選擇了跟地產商進行打包合作,也就是跟著地產商的多個房地產項目進軍多個城市。已經與華潤地產進行了合作的小馬奔騰影業總經理鐘麗芳表示:“這樣會讓我們快一些,避免價格惡性競爭。相反,如果一個一個地去做也易形成惡性競爭。我們不會做惡性競爭的生意,我們會算一個理性的價格成本,沒有必要去擾亂市場,我們希望大家都理性地把這個餅做大,而不是惡性競爭。”
然而,不可回避的是:惡性競爭在院線投資中已經顯露端倪。黃巍表示,盡管中國的院線還有很大的空間,但投資者不應該只看到我搶了多少個項目,開了多少個影院,而應該看看每個項目合理不合理,成本是否符合影院的成長規律,也就是影院能不能承載所付出的成本,這樣才能讓行業良性循環。雖然觀影人數在增加,票房也不錯,但黃巍還是有些擔心:三四年后影院持續不下去了,走關張這條路才是對影院投資者最大的傷害。
瘋狂代表:大電影
事件 各類投資基金大舉進入中國電影產業。
觀點 投資的沖動帶來了行業發展的種種隱憂。
數據 票房過100億元;平均每天銀幕增加1.5~1.8塊。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