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現行的外資并購審核管理的關系
是什么?
王志樂:早在2003年中國就出臺了《外國投資者并購境內企業暫行規定》,并于2006年出臺了《關于外國投資者并購境內企業的規定》等法規,對外資并購境內企業進行安全審查,所不同的是,前述兩份文件都很難落到實處。原因在于此前中國缺乏《外資安全審查制度》中提出的建立外國投資者并購境內企業安全審查部際聯席會議機構,以具體承擔相關審查工作。
國務院去年還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做好利用外資工作的若干意見》,鼓勵外國投資者并購境內企業。《外資并購安全審查制度》與此并不矛盾,兩者都是鼓勵外資積極參與并購中國企業,只是后者更多強調在“鼓勵中規范”外資并購行為。
這次的進步是,糾正了之前的混亂概念。現在我們審查的是國家安全,而在此之前還得看經濟安全、產業安全。經濟安全和產業安全的概念由于太寬泛,容易把企業間的競爭上升到安全的角度。美國的相關規定中就不提所謂的經濟安全與產業安全。近年來22起外資并購中國企業的案例,其中不少因為所謂的經濟安全、產業安全被否定。
陳鳳英:中國的外資并購審查制度可看到“美國的影子”。不過,中國明確地增加了農業、重大裝備制造、重要運輸服務這三個領域。中國還明確提出當涉及到國家未來競爭力時也是需要審查的。美國的并購安全審查在機構設置上是最合理的。美國有一個跨部門國家安全委員會。我們則建立一個外國投資者并購境內企業安全審查部際聯席會議,由發改委、商務部牽頭,并讓并購中相關的部委參與。通過向美國這樣的全球化過程中的成熟的經濟體學習,將有助于我們完善這一制度。
◆話外音:建立安全審查制度是對現行外資并購審核管理的完善,不新增行政許可。對投資者而言,仍然是按照外商投資有關規定,提出并購申請并報送相關材料。但在安全審查過程中,聯席會議可要求并購交易當事人提供安全審查需要的材料、信息。
華為放棄購美國3Leaf 表示將繼續在美投資
2月19日晚,華為發表聲明,放棄所收購的美國服務器(伺服器)技術公司3Leaf。
華為聲明稱,“這是一個艱難的決定。然而,我們已經決定接受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的建議,撤銷收購三葉系統公司特殊資產的申請。”與其4天前的堅定立場相比,華為此次的態度令人頗感意外。
華為發布的聲明中并稱:“華為將繼續致力于在美國的長期投資。這筆交易引起的重大影響和關注是我們始料未及的。我們本意是完成所有程序,將華為的真實情況公之于眾。”
這不是華為第一次在美國并購失敗。華為已反復否認與中國軍方有關聯,并說它隨時愿意開放其設備接受檢查,以打消安全顧慮。
華為在去年5月以200萬美元收購舊金山灣區技術開發商3Leaf Systems的資產,包括購買伺服器、專利和聘請了3Leaf 的15名員工。3Leaf Systems從事的工作是將不同服務器整合在一起,組成一臺更強大的機器。華為當時并沒有披露這樁交易,認為只是購買知識產權而非直接收購,但美國國防部去年11月要求華為補交資料以供審查。
有五位國會議員致信財政部長蓋特納和商務部長駱家輝,稱華為給國家安全帶來了風險,這家電信設備生產商收購美國技術的嘗試應當接受嚴密審查。
華為曾明確表示拒絕CFIUS放棄收購的建議,等待美國總統奧巴馬在15天內作出最終的裁決。但華為最終還是選擇放棄。
商務部研究院跨國經營研究部主任邢厚媛日前表示,對于中國企業在美國的很多收購項目被限制,其實中方一直在提出交涉,美國政府曾經承諾要給予中國企業進入美國市場方面給予公平的對待,但是今天這樣的一個事情表明了美國政府不守信諾。他認為,對中國企業的投資進行限制違背了自由競爭和公平競爭的理念。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