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理財富名人榜前,想到一個個空洞的金錢數字,一張張沒有溫度的面孔,一份份刻板的簡歷,繁瑣而又重復,內心充滿了搪塞敷衍的沖動。
不過,當我靜下心來,細心觀察中國資本市場,于一堆堆冰冷數據的背后,看到的卻是一個個鮮活的個體,一部部江湖的血淚史,情至深處,還依稀憶起了看《跌蕩一百年》的洶涌澎湃。
不過,這次吸引我的,不再是一個個站在資本市場舞臺中央的明星,而是在這場資本盛宴的幕后推手。
與聚光燈籠罩下的那些高管相比,他們低調而神秘,果敢而睿智。從不刻意露臉,卻把持著上市公司大量的財富,始終與媒體保持距離,潛伏是他們的秘密武器。
若你不是仔細翻閱相關資料,你隨時會忽略他們的存在。他們就是中國VC界的大佬。
沈南鵬、鄭偉鶴、孫東升、劉晝及其背后的創投公司,不需要如張謇之流的辛辛苦苦干實業,更多的是需要如杜月笙之輩的左右逢源、“上下其手”、廣泛的人脈資源和熟練的資本運作。
這些優秀的潛伏者`,在不知不覺之中,已分布在社會的各個領域,分散于資本市場的各個角落。
一個老舊的數據是,截至2010年9月10日在創業板已掛牌交易的117家企業中,有創投背景的企業有86家,占73.5%;其中深圳地區創投機構投資的企業有43家,占50%。
而伴隨著今年以來新股發行的加速,加上代持問題的加劇,占比無疑會進一步加大。
具體到個股,神州泰岳、愛爾眼科、南風股份、億緯鋰能、萊美藥業、上海佳豪、安科生物、鼎漢技術、新寧物流等等,大約半數以上的公司都有財務投資人的身影。
風投所投入的資金,解禁日之前都只能算是賬面的收益,解禁日當天,通過大宗交易平臺,財富榜單上的數字立刻變成真金白銀。
資本市場完成了財生財,錢生錢的造福功能,也惠及一個個懂得抓住機會,嗅覺靈敏的風投人士。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中國的資本市場就是一個名利場。求名者,欲譽滿天下,逐利者,愿富甲一方。
一百多年前,李鴻章的北洋艦隊需要60萬兩白銀來購買新武器,慈禧太后的六十大壽也需要金錢來張羅。兩方都需要這筆金錢,拮據的戶部也只剩下60萬兩白銀。此時,一伙參與籌建頤和園的官商為了謀利,多次用金錢利誘翁同龢,均遭拒絕。深諳人性的太監總管李蓮英暗示可用“名”來賄賂翁同龢,奸商李紹光會意,將翁同龢一生中所寫的書法結集出版。翁同龢欣喜異常,大筆一揮就將那60萬兩白銀撥給了頤和園工程。
光緒得知后一聲長嘆,留下了一句“誅心”的話,“名利,名利,名在利前啊!敝皇,在風投的利名場,逐利永遠比求名來得重要。
羅曼羅蘭曾說過,生活中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在認清生活真相后依然熱愛生活,其實,資本市場也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在認清金錢本質后依然熱愛金錢。
不過,求名者也好,逐利者也罷,終究不能逃離這個名利場。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