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大會終于公開亮相了。其實它在去年3月份就已成立,現在加入其中的有十多位中國頂級天使投資人,薛蠻子、徐小平、雷軍和我是主要發起人。
事實上,成立天使會的想法最早是因為我們幾個經常一起聚會,討論討論創業項目。去年9月我們一起去了一次敦煌,大家都覺得把私人聚會搞成一個半松散的組織也很好,我們可以不定期地聚會,影響和改變一些天使行業目前的狀況。
產生這個想法的原因是,我們都認為現在已經到了一個天使行業大爆發的時候,但中國的天使們卻又和國外有很大的不同,有很多新進入天使行業的人不知道該怎樣做天使,中國的天使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尤其優質天使。我們希望整個產業鏈更加健康,建立一個正向的循環,因為天使行業將影響整個投資產業鏈,包括下游的VC、PE。
天使大爆發
天使會的十幾位發起者都認為中國的天使將要進入一個大爆發的階段,因為它已經具備了很多條件。
這次天使大會,就是一批做天使的人,無論是個人天使還是機構天使,希望能夠分享自己的經驗,彼此更多地合作、交更多朋友。因為大家都看到現在這個“粥少僧多”的情況——優質天使是“粥”,創業者是“僧”。一方面我們如何互相交換經驗,讓我們彼此能夠做得更好、更負責,進而形成一些行規,另一方面怎么樣能夠幫助更多的天使形成出來,畢竟中國有這么多行業領域和這么多地域城市,但我們這十多個天使更多還是集中在北京,集中在TMT行業,中國各地各行業應該有更多的天使。
我們認為有兩種人比較適合當天使:一種是創業成功、賺了點錢的、有創業經驗的;另一種是職業經理人,在大公司里成長學到很多經驗,可以把他積累的經驗拿出來分享。這兩種人最可能成為成功的天使。
事實上我們看到這兩種人已經越來越多,因為改革開放以來,各行各業的第一批非常有經驗的職業經理人已經出爐:四五十歲、有二十年左右工作經驗、在企業里做過高管……他們有的賺了錢,有的創業成功,有的上了市后想繼續經營,也有的人想再創業,有的則上了市后自己有成功經驗想去幫助別人。這些人非常適合做天使。
這就是人到了某個人生階段就會思考,是不是自己的經歷經驗拿來分享用于幫助別人。這要比自己再創業、再賺錢或者經營已有的生意更有價值。
十年前提這個期望還太早,那時你很難從一個大公司里找到一個優質的高管,有足夠的錢、足夠的時間和足夠的意愿去幫助別人,也很難找到創業一兩次成功賺了一大筆錢而沒有再創業的以及有經營創業欲望的人,這些都需要時間的培養。現在時機成熟了。我們希望能跟那些民營企業的、上市公司的、企業高管型的人或多或少分享交流,讓中國有更多的天使,這樣才能有更多的創業者成功。
我深深地認為天使不只是一個“財主”,而是要有增值的地方,例如對行業的判斷,大公司的陪練經歷,或者自己如何把公司做大的經驗。
除了職業經理人和成功創業者是最適合做天使的兩種人外,曾經做過投資的人想轉型做天使也是自然、可行的,還有一種是人脈很好的人——也許你不是行業的專家,也許沒做過高管,但是你人脈很好;盡管你自己不能提供增值,但是你可以通過介紹其他人進行增值。當然,最好同時也有點錢。
天使賺錢是低概率
我覺得錢還是要稍微富余一點才適合做個人天使,當然如果你不在乎回報,能舍得賠多少錢就拿多少好了,但如果還想賺點,那還是要多一點,因為天使投資賺錢是一個低概率事件。
一般來講,天使的投資80%都不會有回報,那些是血本無歸的,最后零回報或者清盤破產,另外的20%或許有回報,這20%里又只有百分之幾是有大回報的,或許會有20倍、30倍的回報。如果是一個優秀的天使,不需要是頂尖天使,只要能有幾個十幾二十倍回報的案子就能把別的投資額彌補回來;如果說有十個十幾二十倍回報的案子那就賺了;如果能有一個百倍的,那這一個就賺回來全部的了,但畢竟是少數。
但是如果你不能投100個項目,只能投十個,那么有八個倒閉的兩個大賺的也行。但是如果你真的只投了十個,那么很可能十個都倒。所謂的低概率事件,就是如果你投的不夠多的話,回報就很難預測——失敗是必然的,成功是偶然的。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