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你就要投的多。假設投100個案子,每個案子投20萬,就是2000萬人民幣。你也肯定不能傾家蕩產地做投資,假設你用家產的20%做投資,那么就要1個億的資產。當然如果你是個CYE玩家,說我只有1000萬,只投10個,那也是可以的。但是就要有心理準備,看運氣如何,如果5個賺了,就發了,但如果10個全倒了就血本無歸了,就看你在不在乎概率帶來一個可預測的回報。
我覺得天使行業里80%投資有去無回是正常的,這是美國天使行業的一個數據。在中國,我覺得數據還會更低一點,因為目前中國案子的質量整體來講比美國的要低。
建立正向循環
創業者和天使之間其實是一個良性循環或惡性循環的關系。我們發現一個創業者二次創業時成功的概率可能會多一倍,但是很多人第一次有一個慘痛的經驗后就不創業了,他第一次的慘痛經驗很可能來自于自己的經驗不夠、判斷不準,但是也很可能是由于沒有一個好的天使去指導幫助他。
如果一個初次創業者的成功概率是5%,有一個好的天使幫助,成功概率就可能是10%到20%,這就可以建立起一個良性循環。所以如果說天使能增值的話,項目的質量就能提升。這樣就能使整個產業鏈受益,在天使之后的VC、PE階段都能夠有更多的好項目。
但是現在中國天使的質量并不如美國。目前中國和美國都是小部分超級天使的成功概率要遠遠高于普通天使,這個現象在長期必然存在。但是整體的回報如果能夠提升,大部分的天使也能學會如何做一個好的天使,這就是一個良性循環,大家的成功概率就都能夠得到提升。
這個成功概率提升的意思是,成熟的天使能夠勸阻一些不該創業的創業者,把分母降低。
如果有一個創業者找到的天使每個都對他說NO,告訴他你的點子還需要再成熟,你的方向是不對的,能夠勸阻他,這其實是一件好事。因為現在有少數創業者就是抱著一種僥幸、偶像崇拜、賭一把或者圈一筆錢的心態來找天使。當然,現在圈錢的概率越來越低,因為天使也越來越聰明。
但是如果很多創業者都抱著僥幸圈錢的態度,天使又沒能分辨,就會造成天使帶錢進來時滿腔熱血,但是隨著一個個項目賠掉,他就不干了,而那些真正需要錢的創業者就慢慢沒有人投了。這個循環逐漸變成惡性的。
天使的名聲更重要
事實上,天使會中超級天使的回報都還不錯。這些不錯的回報會讓他們獲得相應的名聲和口碑。
現在整個大環境還是有些浮躁,TMT行業或許是相對可以浮躁一點點,因為只要一兩年時間就足夠了,如果看不到成果就可以不投了。但是有些行業需要更長期的投資,比如制藥、生物科技,但要是太浮躁恐怕做不好事情。
此外就是少數新的天使比較愛占創業者的便宜。我們也看到很多例子,這里面有些是民營大老板出身,他們會認為你跟我要1000萬,我就要控股,你就等于是我的附屬企業了。這樣的做法對一個民營企業來講或許是正常的,但是作為天使,要想幫一個創業者成功的話就不應該太早控股,不應該把創業者當做下屬,這樣創業者會失去主人翁感。而這些新天使如此做的部分原因是他們并非專業天使。
這樣做的后果是,不能吸引到最優質的創業者,因為這樣創業者就變成拿分成、股份的員工而已,最后就變成了這位“非專業天使”自己在經營這項業務,被投資的公司就成了天使的一個子公司。
這樣的話,就讓人有一個擔心,一個滿腔熱情的創業者找錯了投資人,可能會陷入一個困境,發現給自己找的并不是期望中的天使,而是一個大老板,最后陷入兩難的境地。大家都要了解天使這個行業的一些行規,然后兩廂情愿地去做。這樣可能才會更好。
目前,錢在中國不是問題,具備天使潛力的人很多,只是大家不要把天使當成一個賺大錢的機會,盡管少數天使是可以賺大錢。
我也希望做天使的人,不要只把天使投資當成一個金礦,而是更要在乎如何助人。現在看來,成功的天使都是把助人放在首位,而天使這個行業里,長期的名聲太重要了。因為如果你是一個唯利是圖的人,總會因為做了幾件唯利是圖的事而在業內臭名遠揚,最后必然無法獲得成功。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