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方面就是說,經過這兩三年洗牌的淘汰當中,該打壓的也都打壓了,另外在監管層面,也采取了很多的措施,在整頓,所以也一個周期性的東西,好的環節都出現,和壞的環節是一個循環。三年過去了以后,我們認為,今年會比去年好,明年會比今年好,會更好,對中國而言,也是一個趨好的趨勢,但是總體來說,要恢復美國投資人對中國公司的信心的話,還是需要時日,但是曙光已經在前面了,好的跡象就會出現。去年,雖然只有兩單蘋果知名公司上市,數量非常非常有限,但是質量還是不錯,質量很高,我們也很高興,都有很好的回報,所以這是一個很好的滿意數,中國投資正在逐漸的恢復美國人對中國的信心,我想這也是一個好的開端,因為我相信,美國資本市場還是具有強大的生命力,還是很成熟,還是很完善,所以還是具備一些優勢。
另外一點,我想講的是國內政策方面利好的消息,我不知道大家是不是有沒有關注到這一點,我知道在座的很多都是股內的VC、PE投了很多,我相信,可能都是準備著去A股上市,或者是香港上市,因為我們跟中國監管層面的交流比較多,自從456放開以后,政策上很重大的,政策上的利好,中國的股份公司可以去上股,比如說我們在座的VC、PE,利以投資的公司,排隊排到后面,在很段的時間內,上A股方面可以考慮轉向去美國、納斯達克上市,我們上A股,和走H股的形勢是一樣的。但是我相信,在美國上市的話,可能H股的有時會在哪里,哪怕規模小一點的公司,比較新的話,我相信在美國資本市場上,可能比在香港,支持的系統會比較好一點,對股票的融資比較好一點,大家可以從這個方向考慮一下。
說個小小的例子,我們也針對這個直接上A股這個問題,我們問問,技術層面上,在事實的過程當中,可能會碰到一些技術問題,目前還沒有一家是這么申請的,如果我們帶第一家過來的話,會非常非常的快,我們可以直接回答你28天就可以給你回復。
陳芳:謝謝鄭總給我們詳細的介紹了一下,我們的中國公司也可以直接去美國投資,推出的話,再向您繼續詳細的討論,現在請甄總這邊,給到一些基金核心的競爭力,在哪幾個打造,會更有利于行業的發展。
甄曉蕾:謝謝主持人,我覺得其實在2009年的時候,就已經看到這個洗牌的趨勢,當時我們就說,很多種PE都會有推出的危機,其實舉個簡單的例子,感覺上就像大家看餐館,都開的不錯,沒吃過豬肉,沒見過豬跑,就覺得自己都能開餐館,當時看到PE投資,認為只是有一個套利操作就可以獲利的手段,所以很多人都擠進來,想在這里面分上一杯羹,但是PE不是短期可以獲利的項目。剛才鄭總說的很多,PE投資還是以人的智慧為基礎,也是一個耗神、耗力的體力活,如果沒有做好和你共度難關的話,在經濟危機、股勢下滑的時候,你是很難給你的企業帶來回報的。
作為PE投資來講,一方面,團隊的打造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業界在面臨洗牌,其實對于很多可能有經驗,然后又有長期運營這個目標的PE機構來講,是一個好消息,可能會有機會獲得更好的精英來加盟。另外一個,我們認為,主要投資者和LP的利益掛鉤,這項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不能很好的去保證一個團隊長期合作的積極性,不能夠挽留你真正的投資人才,對GP的打造,和LP最終的獲利都不是很好的,當然這一方面,可能還需要監管機構做進一步的溝通,業界還要想更好的辦法,怎么樣能夠使主要的投資人員從中獲得好的利益分享。
還有一部分,我覺得各PE本身要更好的確立自己的定位,現在的推出就是形成了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趨勢,都很注重利益的投資,大家都集中到相識的利益,對于PE的不能成形,是因為大家接手了一個曾經被PE投資過的項目以后,不知道怎么再給這個背后的公司帶來更好的成長,帶來更好的價值,我想,如果各個基金,可能在一個不同的階段,能夠更好的給他帶來增長和價值,如果能訓練的清楚,有操作的實踐,我想對整個的PE市場將是一個很好的消息,剛才大家也說了,一些監管可能都放開了,其實大家也知道,目前IPO儲備的項目大概有500多家,每年有100家上市,如果真的一下子放開的話,由4、5年縮短到一兩年,其實每家機構推出的時候的公值大家也可想而知,是打折扣很多的。
其實我想,如果中國像微軟、蘋果這樣的,上市以后,還能繼續成長,并成為行業老大的局面,可能對境外投資者的熱情會有一個助長,但是一投進去,募完資就死掉了,其實是自己給自己挖坑,把自己埋了,我想作為PE融資基金來講,如何真正的幫助企業完成,是非常重要的。
陳芳:謝謝甄總和我們分享了融資基金的體現,因為所有的事情,最終要面對的話,還是靠人,靠團隊來推進這個事情,但是我們這個行業里面,也是一個相對比較普遍的現象,如何去留住人才,設置怎樣的一個人才策略,使得把我們這個好的團隊留下來,并且吸引進去,這個我想,是不是各位嘉賓能夠更詳細深入的跟我們分享一點例子?
劉志強:人才方面的就非常多了,國外人才有一個非常簡單的通則,就是三金原則,第一,金色降職原則,退休,第二,隱色退休原則,你從我這兒干起來,最后能走到共和國總理,因為我是體制內的,有這個機會,像上海有一個市場告咱們央企,從上海第一個做起來,做到上海電機的董事長,就是讓這些員工看到希望了,有動力,今天我們講的不就是一個動力創新嘛,還有一個金口號的原則,就是說,我把我的股權、股份和你投資的東西放在一起,你在這兒會考慮,就是說我投入的時候,我能掙多少錢,還有一個,我會對這個項目認真負責任,這是一個職業道德的問題,我現在做有一部分,就是說讓那些老的項目完了以后,他走人了,這就不對了,里面有一個職業道德的問題。目前國外把這些東西設計的都是不錯的,包括人力資源的設計上面,都是由主要的公司來完成的。
實際上我們在做具體工作的時候,也非常重視各方面的,就是大的方針、路線定好了以后,公司也有一個方針、路線,將來我們怎么樣的發展,怎么樣創新的發展,怎么找出路,所以根據這個方面,我們去尋找一些為這個公司一個發展的目標,我們去尋找一部分,這樣的人才。我們來培養、尋找一部分適合我們目標的這一部分人才,但是金融機構有一個特點,我在這兒講一句人力資源以外的話,金融機構有一個特點,因為我本身做過商業銀行,也做過投行,有一個很深的,除了人才之外,規模很重要,商業銀行跟基金,無論是PE、VC、金融機構、商業銀行,還是證券投資基金,規模很重要,但是在規模,第二就是控制風險,只要把風險控制住,就可以去發展規模,我想PE也是一樣的,就像證券交易所,或者講納斯達克這個,把中國的企業過去,也是這種,謝謝大家。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