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阿里巴巴宣布以5.86億美元收購新浪微博18%股份,據接近交易的人士透露,完成本次交易后阿里巴巴將成為新浪微博第二大股東,并可能在未來通過認購優先股的方式控股新浪微博并成為第一大股東。
據透露,這項交易本應在春節前夕完成,但由于阿里巴巴與新浪在控股權等問題上曾發生過激烈爭執,導致了完成交易的時間大幅延后。阿里資本總經理、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鴻平的發言也證實了這一觀點,他在微博上表示,阿里戰略投資新浪微博交易醞釀了半年,期間經歷了46次談判。
綜合目前所能獲知的信息,18%的持股比例是雙方最終妥協的結果,但同時也為阿里巴巴未來能夠控股新浪微博留下了伏筆。交易的同時,新浪授予了阿里巴巴一項期權,允許阿里巴巴在未來按事先約定的定價方式,將其在微博公司的全稀釋攤薄后的股份比例提高至30%。據消息人士透露,如果阿里巴巴未來將持有的新浪微博股份增持至30%,那么將成為第一大股東,并絕對控股新浪微博。
我們認為有三大原因迫使阿里巴巴不得不在最后關頭放棄全盤收購的方式,轉而妥協以戰略投資者的身份入股新浪微博。
第一個原因是取悅資本市場。
在新浪微博商業化屢屢受阻的今天,除了資本運作外,沒有其他任何辦法能給投資人帶來信心,而阿里巴巴5.86億美元資金的進入,既為新浪微博商業化帶來更多的試錯時間,又給了投資人一針強心劑,可謂一箭雙雕。受阿里巴巴入股消息的影響,新浪股價在昨個交易日大漲18%,創下了52周以來單日的最高漲幅。
另一方面,對阿里巴巴而言,入股新浪微博后,也給自己上市提供了一個絕佳的素材,新浪微博擁有5億用戶,如何將這5億用戶與阿里巴巴旗下的電子商務平臺對接,將給資本市場留下足夠想象,同時也將拉高阿里巴巴未來上市的估值。
第二個原因是搶占流量入口并迎接大數據時代。
過去阿里巴巴為搶奪移動互聯網的流量入口,投資或收購了美團、陌陌、快的打車、UCweb等多個與移動互聯網和社交相關的公司,入股新浪微博后,阿里巴巴將成為國內在移動互聯網領域最具影響力的互聯網巨頭?v觀國內互聯網,也只有擁有微信業務的騰訊能與之匹敵。
今天的網絡一只腳已經邁進了大數據時代,遠在新加坡的盛大董事長陳天橋近期與高管交流最多的話題就是《紙牌屋》火爆背后與大數據的關系。美團、陌陌、快的打車、UCweb甚至新浪微博,在移動互聯網和社交領域累計的數據將是一座挖之不盡的金礦,阿里巴巴如果能夠掌握移動互聯網的入口并進行大數據分析,將徹底顛覆目前的互聯網巨頭。
第三大原因是強化社交關系挑戰騰訊。
社會化電商曾經是過去兩年中互聯網最炙手可熱的話題,但過去以來,業內通常將蘑菇街、美麗說當做社會化電商的方向,但這個領域卻遠比蘑菇街、美麗說能實現的要更加宏大。受到資源、人力等方面的限制,蘑菇街、美麗說類網站只能說是在巨頭的夾縫中求生存,試想一下,如果巨頭也具有類似甚至更強的資源呢?
阿里巴巴在入股新浪微博的新聞稿中特意強調了“賬號打通”的功能,也就是說新浪微博與淘寶ID將進行融合。這對淘寶的改變將不是一點半點。融入社交元素后,微博上大量具有購買力的買家將可以實現與阿里巴巴賣家的互通,其意義和影響,將遠遠超過為淘寶導流的蘑菇街、美麗說類網站。
騰訊強大的基石是QQ上人與人的關系鏈,例如《穿越火線》的玩家能夠在QQ上獲得特定的表示,這樣只要該玩家的朋友就可以知道他在玩什么游戲,并且引導周圍的朋友成為《穿越火線》的用戶。阿里巴巴與新浪微博賬號打通后,從理論上講,其用戶關系鏈并不弱于騰訊。如果運營得當,將成為國內互聯網上第一家與騰訊擁有同類強度用戶關系鏈的公司,未來挑戰騰訊地位也并非沒有可能(Cye.com.cn)。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