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投資人如同一所學校
投資人與創業者的關系是利益關系、朋友關系、伙伴關系,最后也有可能變成敵人關系,不由得想起了《紙牌屋》里的狼和羊的比喻。
投資人與創業者除了互坑的案例,也有成功的案例。比如Facebook算是個積極的例子。Facebook的融資過程比較曲折,股權結構也相當復雜,具體可以去看電影《社交網絡》。
扎克伯格與國內的諸多創業者相比,在權力掌控方面做得相當出色。Facebook早期創業團隊并不穩定,一直在短期獲利與長期發展的矛盾中發生過激烈斗爭。
比如第一個投資者薩維林希望Facebook能夠馬上接受廣告以維持網站運轉;再之后,扎克伯格和董事會多次為售賣股份甚至出售公司而激烈斗爭,于是薩維林出局了,后來的帕克也出局了。甚至上市后,扎克伯格也維持了類似“沙皇”的角色。
帕克對Facebook的貢獻在于,他在創立音樂下載網站Napster的經歷了由于沒有保護好自己的地位而被踢出局的慘痛。因此帕克對投資者的警惕與博弈成為扎克伯格很好的指導。帕克為扎克伯格設計了獨特的董事會格局:泰爾(貝寶創始人)、帕克、扎克伯格以及一個由扎克伯格控制的空余席位(Cye.com.cn)。
這樣的董事會架構讓公司以外的席位在數量上沒有優勢。得益于帕克的精心設計,保證公司未來不會被其他投資者控制董事會。后來帕克離開Facebook后,仍然為Faceook布局了雙層股權結構。帕克精心設計了一些條款來保護他自己和扎克伯格。
對帕克來說,不管Facebook未來怎樣發展,他始終擁有一部份優先認股權。對扎克伯格來說,扎克伯格獲得帕克出讓的Ceo職位和董事會席位選擇權,這樣,扎克伯格控制了5個董事會席位里的3席。
2012525162016999
2012525161959548
泰爾在Facebook早期就注入資金了,他對扎克伯格的指導也值得書寫。扎克伯格將泰爾視為一位非常有價值的顧問,他說,“他一直要求我們專注于用戶增長,認為擴張是公司最重要的事情,這是對Facebook起到決定性作用的一點。”
移動互聯網創業者需要上堂融資課
移動互聯網創業浪潮才有一兩年時間,尤其有大量的90后創業者,極具創新意識和膽識,但是在融資這種具有一定的專業性、風險性的事情需要大量的學習。最近長城會GMIC2013主場有一場“創新Style-資本,你怎么看?”。
國內知名的投資人基本都會到場,比如北極光創投鄧鋒、德訊投資曾李青、PreAngel創始合伙人王利杰、真格基金徐小平、小米CEO雷軍等。據主辦方介紹,論壇會開講當前移動互聯網行業投資人會青睞哪些項目;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投資人該怎么做;創業者如何才能成功贏得投資。
筆者以為,這場會對廣大的開發者、投資者,以及投資公司具有學習的價值,可以前往聽聽大佬們的經驗。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