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為什么要實施股權激勵
1、公司經營層身份的體現
2、追隨創業者(股東)員工自身價值的實現
3、權利平等意識、法治進步的推動
4、市場競爭、人才流動的選擇
5、創業環境的初步形成、股權激勵已經成為優秀公司留住人才的最佳選擇
二、股權激勵的基本模式
1、業績股票
是指在年初確定一個較為合理的業績目標,如果激勵對象到年末時達到預定的目標,則公司授予其一定數量的股票或提取一定的獎勵基金購買公司股票。業績股票的流通變現通常有時間和數量限制。
2、股票期權
是指公司授予激勵對象的一種權利,激勵對象可以在規定的時期內以事先確定的價格購買一定數量的本公司流通股票,也可以放棄這種權利。股票期權的行權也有 時間和數量限制,且需激勵對象自行為行權支出現金。目前在我國有些上市公司中應用的虛擬股票期權是虛擬股票和股票期權的結合,即公司授予激勵對象的是一種 虛擬的股票認購權,激勵對象行權后獲得的是虛擬股票。
3、虛擬股票
是指公司授予激勵對象一種虛擬的股票,激勵對象可以據此享受一定數量的分紅權和股價升值收益,但沒有所有權,沒有表決權,不能轉讓和出售,在離開企業時自動失效。
4、股票增值權
是指公司授予激勵對象的一種權利,如果公司股價上升,激勵對象可通過行權獲得相應數量的股價升值收益,激勵對象不用為行權付出現金,行權后獲得現金或等值的公司股票。
5、限制性股票
是指事先授予激勵對象一定數量的公司股票,但對股票的來源、拋售等有一些特殊限制,一般只有當激勵對象完成特定目標(如扭虧為盈)后,激勵對象才可拋售限制性股票并從中獲益。
6、延期支付
是指公司為激勵對象設計一攬子薪酬收入計劃,其中有一部分屬于股權激勵收入,股權激勵收入不在當年發放,而是按公司股票公平市價折算成股票數量,在一定期限后,以公司股票形式或根據屆時股票市值以現金方式支付給激勵對象。
7、經營者/員工持股
是指讓激勵對象持有一定數量的本公司的股票,這些股票是公司無償贈與激勵對象的、或者是公司補貼激勵對象購買的、或者是激勵對象自行出資購買的。激勵對象在股票升值時可以受益,在股票貶值時受到損失。
8、管理層/員工收購
是指公司管理層或全體員工利用杠桿融資購買本公司的股份,成為公司股東,與其他股東風險共擔、利益共享,從而改變公司的股權結構、控制權結構和資產結構,實現持股經營。
9、帳面價值增值權
具體分為購買型和虛擬型兩種。購買型是指激勵對象在期初按每股凈資產值實際購買一定數量的公司股份,在期末再按每股凈資產期末值回售給CYE公司。虛擬型是指 激勵對象在期初不需支出資金,公司授予激勵對象一定數量的名義股份,在期末根據公司每股凈資產的增量和名義股份的數量來計算激勵對象的收益,并據此向激勵 對象支付現金。
三、法律規定
針對上市公司股權激勵,中國證監會、國務院國資委等有關部門已出臺了多部文件予以規范,但關于未上市公司股權激勵,我國目前并無專門法律規定,僅是在 《公司法》第143條規定,經股東大會決議,股份有限公司可以收購本公司股份用于獎勵給本公司職工,但不得超過本公司已發行股份總額的百分之五,并且用于 收購的資金應當從公司的稅后利潤中支出,所收購的股份也應當在一年內轉讓給職工。 由于《公司法》強制要求用于獎勵公司職工的股份應當在一年內轉讓給職工,所以對于定位于對企業高管進行中長期激勵的股權激勵意義不大。
中國證監會目前對擬上市企業的上市前股權激勵的基本態度:
基于對公司股權穩定性的考慮(尤其是要求發行人應當股權清晰,控股股東和受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支配的股東持有的發行人股份不存在重大權屬糾紛),要求公司上市前確定的股權激勵計劃必須執行完畢才能上市,或者終止該計劃后再上市。
新三板:申請掛牌公司在其股票掛牌前實施限制性股票或股票期權等股權激勵計劃且尚未行權完畢的,應當在公開轉讓說明書中披露股權激勵計劃等情況。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