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看來,盡管走上創新工場選擇不意味一路坦途。他堅定地說:“而一旦我有所決定,即便后來面臨的困難重重,我也絕不后悔!
“有趣,實用。”李開復透露,創新工場在移動互聯網上的布局都是圍繞著建立應用生態體系展開。李開復仍然深信,有望將中國天使投資的模式帶到高度規;、產業化的新境界。
今年3月,李開復特別撰文指出:“創新工場是一個嶄新的模式,是一條未選之路。而且,我相信我們的模式是符合中國的。我相信,我的技術背景、我過去20年職業經理人生涯積累的工作經驗和產業關系、我在業內中的影響力、國際化的視野和溝通能力,都能夠很好地幫助創業者組建團隊、建立團隊文化、提升領導力、提高創業成功率!
“這個國家有巨大的人才儲備,他們十分有智慧,但是他們需要導師。未來中國也會產生硅谷,這需要大約十年的時間。”李開復信誓旦旦地表示,希望在中國硅谷的建立過程中,自己能夠有所貢獻。
他相信,創新工場能夠在10年里培養50個創新公司,500位優秀的創業者,為中國公司和中國品牌作出貢獻。
工場再認識
“創新工場不是巨無霸的公司,也不是說有能夠改變世界的科學家!痹2010年深圳IT領袖峰會期間李開復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刻意放低了姿態。
事實上,他不得不承認創新工場成立之初的一些設想已經不符合現實,并進行了修正。
第一個差別是在管理方面,他曾經以為可以組織團隊管理大部分的項目。“但是后來發現時間,精力終究有限,無法全部兼顧,因此決定自己團隊做一小部分,其余的精力放在對外投資方面!崩铋_復表示。
第二差別是他曾把移動互聯網、電子商務和云計算看作是三個平等的方向,可是,如今卻發現,云計算顯得很遙遠,云計算需要很大的團隊,很長的時間,不適合我們。
“電子商務其實也跟移動互聯網一樣好,只是說那些需要技術人的機會會比較少,那些需要懂得物流的、運作的、懂零售的,這些人反而需要他們的能力和空間!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