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盟下游的中小網站而言,并不是所有網站都具備組建自己銷售團隊的能力與資源。它們無力向廣告主兜售廣告,但擁有用戶和流量。聯盟平臺便是通過與聯盟網站結成命運共同體、價值共同體的方式,聚合長尾流量的商業價值,并通過平臺化運作,向上游廣告商兜售長尾流量。
不過,在國內互聯網大局已定、在強者恒強的馬太效應下,自建網絡廣告聯盟是否還有價值?從百度離職創業的樂淘網CEO畢勝認為:“如果從網民瀏覽行為來看,互聯網經過了一個從分散到集中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門戶、垂直門戶先后興起,新浪、騰訊為代表的勢力占據了國內互聯網的大部分流量,這并不意味著小網站、博客便會消失。在強勢門戶等網絡媒體廣告價值日益飆升的背景下,網絡聯盟的廣告支出更為低廉。盡管樂淘聯盟測試版中只有500到600個加盟網站,但我們并不擔心它的速度,網絡聯盟需要一個緩慢的滲透過程,并且,這也是集腋成裘的過程。我們在通過百度、新浪作推廣,并不意味著放棄聯盟背后的長尾流量與長尾網頁,它們都是有價值的。”
“互聯網從分散到集中,現在正又開始趨向分散了。”艾瑞分析師由天宇表示,“在摩根斯坦利的一份報告中發現,在過去的幾年里,美國雅虎、AOL、Microsoft等幾家門戶的流量數據,從2002年超過40%,降低到了2008年的28%。與美國類似的趨勢同樣也發生在了國內(見圖表一),網民門戶瀏覽時間的減少意味著門戶廣告價值的降低,從而分流到更多的中小網頁之中。這也意味著中小網站網絡聯盟的廣告價值將隨之提升。
樂淘聯盟模式的成功在于它成功地構建起一條產業鏈,建立起一個商業生態圈。樂淘網CEO畢勝說:“網絡聯盟的核心理念是,開發互聯網長尾網站或者主流網頁長尾流量的商業價值。通過螞蟻雄兵,積少成多,集腋成裘。事實上,聯盟不是一個獨立的聲音,而是基于互聯網本質的一種商業運營模式,聯盟的一方需要廣告主,而另一方面則需要有實際流量的加盟網站。聯盟帶來了營銷工具革命性的變化——任何人都可以獲取聯盟平臺代碼,進行營銷。”
“百度局域網”和“騰訊聯邦”
與美國亞馬遜與Google兩強爭霸相比,國內網絡聯盟卻是百度一家獨大,有大約35萬家獨立網站加入其中,網絡聯盟是“命運共同體”,也是“價值共同體”,但隨著聯盟策略的調整,百度卻成為聯盟網站的眾矢之的,越來越多的網站發出在百度聯盟中賺不到錢的感慨。
盡管去年百度宣布,今年的聯盟分成將由去年的7億元人民幣上升到10億元以上,但在今年前半年的財務數據中顯示,上半年兩個季度,百度TAC(流量獲取成本)相比去年卻有明顯的下滑,先是從16%下降為13.2%,接著又降至9.7%。搜索引擎TAC,是搜索引擎為導入更多流量,通過會尋求中小網站的流量支持,這也包括了置放第三方網站的搜索框搜索引起的分成,以及聯盟廣告的分成。TAC指標的變化,在某種意義上體現出搜索引擎對于聯盟網站的重視程度。相比較百度TAC成本比例,Google對于聯盟分成似乎更為慷慨,根據i美股提供的研究報告,2008年至今,Google TAC與公司整體營收所占比例一直保持在了26%~29%。
百度讓中小型互聯網企業擔憂的遠不止分成比例的下降,還來自于前不久它所推廣的“框搜索”與“百度開放平臺”。有著“中國互聯網入口”之稱的百度,它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歸功于百度聯盟的成功。百度依靠聯盟網站,將自己的搜索框或廣告覆蓋了國內互聯網大大小小的網頁之上。億邦動力總編賈鵬雷分析,百度最初大約有50%甚至更高的流量來自于百度聯盟,而現在也保持在20%左右。隨著谷歌退出中國搜索市場,它更牢牢占據了國內搜索引擎市場70%以上的江山,它已然成為中國網民上網的入口。
所謂的百度開放平臺,是指百度推出應用程序平臺,將眾多互聯網應用納入其中,一旦用戶搜索諸如天氣、游戲等關鍵詞,將直接向用戶推薦、呈現相關應用,用戶不必跳轉到其他網絡便可以使用它們。而用戶在使用過程中產生的費用,百度將與合作網站一起分享。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