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不管是騰訊還是百度,電子商務還不是它們的強項,它們共同的勁敵是阿里及其旗下的淘寶。當年阿里拆分阿里媽媽專門負責聯盟業,直到今天阿里媽媽也悄然轉變為淘寶客聯盟,但阿里旗下的聯盟依舊主要在進行集團旗下的網絡資源整合。對于阿里的聯盟體系而言,與百度聯盟相比,它的優勢在于牢牢掌握了核心的廣告主資源,或許它的聯盟真正大規模走向更為開放的市場已經不遠。
前不久,搜狐公司宣布拆分搜狗搜索業務成立子公司,而阿里集團則聯手云峰科技注資搜狗搜索。投資搜狗可以視作阿里集團電子商務形態對百度所代表的搜索引擎形態的抗爭,也是美國亞馬遜聯盟對決Google AdSense的中國翻版。從2008年9月起,淘寶全面屏蔽百度搜索,而2010年6月起,百度聯盟反過來大批封殺淘寶聯盟旗下的加盟網站淘寶客。
顯然,國內互聯網三大巨頭阿里、百度與騰訊的戰爭正在悄然升級。對于中小網站而言,它們的價值將會被重新評估。聯盟已經成為三巨頭爭霸不可忽視的力量,縱橫捭闔之間,互聯網的競爭已經不再是單獨公司的競爭,而是聯盟與聯盟(包括網絡聯盟,以及更為廣義的戰略聯盟)間的競爭。在這種競爭中,網絡聯盟中原本弱勢的中小網站們既可能獲得更多的議價空間,也有可能在激烈爭斗中成為被犧牲的先頭部隊。
模式優化
通過平臺開放以及價值共享,從商業模式上來看,網絡聯盟已然成形。它的客戶價值主張很明確,對于上游廣告主而言,相比較門戶等核心網絡媒體資源,網絡聯盟有著更為明確的經濟性,更適用于中小企業廣告。對于下游而言,聯盟的價值在于,它充分開發長尾網頁的商業價值——眾多中小網站由于規模以及資源的劣勢,缺乏對于廣告主的議價能力,而聯盟平臺則通過一種“代理商”的角色,將上游廣告主的需求,以及下游眾多中小網站的流量、用戶價值進行對接。
從聯盟的性質而言,它更符合互聯網的精神。它通過平臺的開放,任何廣告主,任何網頁所有者,甚至是個人都可以參與其中。通過廣告門檻的降低,激活長尾價值,以開放的方式分享互聯網價值。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即使是近期國內興起的團購網站,它們的營銷方式實際上也是網絡聯盟的一種變異——通過開放API,任何人都可以分享購物信息,并且通過影響好友或者受眾參與團購,分享者也可以獲得相應的價值回饋。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