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以來,我周邊的一些80后朋友紛紛從“戰火紛飛”的職場中撤出來轉身變成了“宅男宅女”。
從字面我們不難看出,所謂宅男宅女無非就是“SOHO”一族的另一個說法和叫法,經過了解,我大致知道了這其中的原委。
首先,他們大多是年輕的80后一族,擁有著不錯的學歷背景和個人特長背景,個性鮮明才華突出。
這樣的人,在職場中很多時候會對于那些帶有刻板內容的公司管理有著一種本能的不適應,有的時候對于職場的爭斗明顯有點不屑,他們往往希望自己的才華能夠得到充分的尊重和盡情的發揮,可是在現實中往往很難,因此不免產生“厭戰”的情緒,于是便在心里開始找尋一種更好的途徑來實現自我的價值。
第二,他們大多在生活感覺上有著與眾不同的要求,而現在那種固定的“朝九晚五”的機械運行規律開始使他們變得有點煩躁,有點郁悶,因為這樣的運行規律往往會使他們的靈感、才華和個性受到不同程度的壓抑,甚至磨滅。
因此,他們為了在人生的黃金歲月能夠做出一番事業來就得求變,就得找尋新的天地,最后才發現,工作對他們來說只是實現自我價值的眾多途徑的一種,而不是唯一。
第三,他們大多已經有了一定的積累,這種積累內容是豐富的,有閱歷的積累,有經驗的積累,還有生活資本的積累,但更多的是發展空間的積累和未來人脈的積累。
于是,他們便選擇了一種更加能彰顯自由的工作方式,居家工作。
通過了解,我發現他們的職業大致分為這樣的幾個類型:
一是文字工作者,靠著不錯的文筆和對某個領域的了解,能寫出不錯的文章和稿件,能得到別人的需要和用稿單位的約稿,不但自由自在還有著不菲的收入,多美呀。
二是設計師,在家里靠著一臺電腦或其他輔助工具就可以發揮出超常的靈感,設計出很棒的作品供應市場獲得自己的報酬。
三是咨詢師,他們或者精通心理學,策劃學,或者精通法律。在目標客戶有約的時候他們隨時可以拿出別人需要的方案滿足別人的需求獲得自己的酬金。
四是演員,但他們不算嚴格意義上的宅男宅女,因為他們本身的上班概念就與眾不同!
俗話說:金錢曾可貴,房車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
宅男宅女的生活在某些方面是令人羨慕的,但卻并不是所有人可以效仿的,因為他們在享受自由的同時,還要承受寂寞,還要承受等待,還要承受誤解。
人生的路有很多,到底什么是適合自己的,還得看每一個人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想清楚了再做選擇最好,不然就會象“海歸變海待”一樣,“宅人變殘人”……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