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還認為計算機病毒是少數黑客所為,那么就大錯特錯了。病毒傳播不僅意味著一樁“黑色產業”,而且其權力結構高度集中,實際上控制在極少數人手中。昨天公布的一份最新報告,向公眾揭示了這一特殊“黑色群體”的秘密。 金山網絡在對病毒產業鏈進行長期追蹤后發現,國內60%的病毒傳播通道被5個病毒集團所控制,前十大集團總計控制著80%的病毒。這份報告的結論,首次詳盡描述了病毒產業的“集團化趨勢”。 金山安全專家李鐵軍告訴記者,過去1年中,他們追蹤了大量的計算機病毒傳播事件,結果發現,不少病毒傳播事件雖然看似獨立,但是其傳播手法有共性,而且散播病毒的絕對地址都指向同一批互聯網地址。也就是說,是同一批人,控制著同一批服務器,通過變換各種傳播方式,散布一類病毒的不同變種。據此,金山網絡判斷,這批人是以集團作案的形式,傳毒牟利。 通過研究整理各類病毒事件,金山認為,國內目前活躍的病毒集團大約有30個。各集團間存在激烈競爭,比如2009年排名第四的張峰集團,目前已下滑到第八位。 一個病毒集團的“典型業務”,或者說破壞行為,是通過惡意程序控制網民電腦,在其屏幕上自動彈出窗口或下載軟件,為一些網站進行惡意推廣。李鐵軍表示,據他們調查,病毒集團推廣的,多為色情類或是釣魚網站(偽裝成某類網站以騙取用戶密碼)。在互聯網上傳播此類信息,無疑已涉嫌犯罪。網民中毒后,他們的相關點擊最終會轉化成為病毒集團的收入;根據網絡流量,病毒集團會得到分成費,最多每年可達1.5億元。此外,病毒集團還能通過分發盜號木馬、推廣網游客戶端軟件等獲利。李鐵軍說,大型集團的業務是多元化的,或者說,只要賺錢,什么都做。 李鐵軍表示,為躲避監控和封殺,病毒集團會不時更換病毒的源頭服務器。目前國內最大的黃飛虎集團,其名下就控制著100多個網絡IP地址和500多個域名。這些域名和IP地址都是在國外購買注冊的,而國外網絡服務商并不要求買家提供真名實姓,這為徹底追蹤病毒集團的真實身份帶來了很大難度。 低調是病毒集團的生存法則。為此,他們也會刻意避免傳播網銀木馬。李鐵軍解釋說,網銀木馬會給網民造成巨額經濟損失;由于病毒集團的能力太強,一夜間能讓成千上萬人中招,因此,傳播網銀木馬很可能引發社會高度關注和公安部門的全力打擊,風險太大。事實上,病毒集團經營的,主要是那些不太引人注目的“軟性病毒”。 據悉,金山網絡正在整理相關資料,近期將會把更詳盡的報告遞交有關部門,全力配合警方打擊犯罪。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