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形容“團購市場就是個大的爆竹”,能量巨大、華美燦爛,只要有人一點火,就會“砰”一下被引爆。團購在進入中國的這一年里,經歷了引爆、膨脹,直至蛻化變形的整個過程。
暗潮涌動到瞬間爆發
在人們聽說“團購”一詞之前,北京的互聯網圈兒里已經出現了十幾家同類企業,拉手網是其中之一,而最先上線運營的,是馮曉海創辦的滿座網。馮曉海告訴記者,滿座網早在2010年1月就已經上線,因模式創新符合用戶需求,一上線就擁有較好的業績。
“暗潮涌動”,一位團購企業創始人這樣回憶當時的情景,其所在公司2010年1月決定由Android系統開發轉型成為團購企業,“模式好、成本低、資金鏈優質”,“但當時好多家都在策劃團購,只是各做各的,都捂著”。
2010年3月4日,創業英雄王興新產品“美團網”上線,一瞬間“團購”和“Groupon”成為業內最時髦的議題,幾乎所有聚會、論壇都會對其關注有佳。
“雖然說團購的發展是大勢,但是如果沒有王興的引爆,誰也說不好現在是怎樣的局勢”,一位業內人士說,王興就是那個點燃團購“爆竹”的人。
美團網上線后,很多“捂著”的企業終于耐不住性子,紛紛上線,短短1個月就形成“百團”大戰的規模。據統計,2010年國內初具規模的團購網站數量達1215家,已披露的風險投資 來自包括萬嘉創投、金沙江投資、浙商創投等專業投資機構,還有包括來自山西、浙江等地的個人投資者,已公布的投資總額超過2億元。
團購72變
武斷地說國內企業都在模仿Groupon做簡單的復制,是不公平的。在經過1年的發展后,幾乎每家大型團購網站,都在為Groupon的“漢化”探索不同風格的“原創之路”。
航母型:美團網上線那天,吳波淡定低看著滿臉焦急的員工,掃了眼日歷說,“一周之后才是吉日,我們不急著上線”。雖然失去了上線的先機,拉手網卻被業內公認是“跑得最快”的。
2010年6月初,上線不足3個月的拉手網宣布以收購、開站、代理等方式在國內推出100個站點成為開團最多的網站。“之前的焦點房產網就是因為我跑得慢了”,吳波說運營焦點時錯過了好時機,一直令自己十分遺憾,因此拉手網上先后,最先做的就是快速跑馬圈地。
實際上,不斷增長的新業務拓展成本是拉手網“急著”開城的首要原因。業內人士認為,Groupn模式與地面商家結合十分緊密,理論上任何城市都會有盈利,“開團是遲早的事,但成本卻在不斷上漲”。據了解去年6月在國內2線城市開團成本約為50萬,而時至今日該數字超過150萬。
不僅僅是拉手網。目前F團已經覆蓋全國315個城市,美團網也已經推出70個城市的服務,公司的工作人員也已經在多個城市落地。
垂直品類型:聚美優品共同創始人戴雨森對“垂直B2C”的定位表示認同,“事實上,聚美優品作為向消費者直接出售實物商品的團購網站,本質上就是一個輕量級的B2C網站”。
同生活服務類團購相比,聚美優品從進貨到發貨全過程都由自己控制,具有完整的采購和物流團隊。“一方面利用了團購模式快速增長的優點,另一方面能夠更好地保證用戶體驗。”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