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托中國人壽,別虎視眈眈想控股民生銀行。中國唯一的民營的重要銀行(總資產2萬億以上),不應倒退成為國有銀行。給民營一塊小小的天空吧。失去民營機制的民生銀行,將失去核心競爭力,告別高速成長。”8月24日,史玉柱在自己的微博上發了這么一條微博,但很快便將其刪除。就是憑借著這么一條告誡中國人壽不要控股民生銀行的微博,只有短短的84個字,使其參股的華夏銀行和民生銀行分別上漲7.2%和6.7%,剎那間豪取3.3億元人民幣。
一條發了即刪的微博,卻堪稱史上最高稿酬微博,并不是沒有原因的,“是金子總是要發光的”,作為擁有394萬粉絲的人氣微博,怎么會不被人們所關注和轉發?怎么會隨之不影響整個A股市場?暫不談史玉柱本人發這條微博是有意還是無意,值得肯定的是微博真的賺錢了,而且是令人驚訝的3.3億。從“錢眼”里看微博,微博的語言雖然簡單,但卻是快節奏時代的吸金潛力股。
微博“火了”
隨著秒時代、微經濟的到來,微博真的火了。2010年,中國網民的參與度和活躍性呈現出爆炸式增長,微博成為當下最火的SNS平臺,新浪、搜狐、騰訊、網易在內的四大門戶網站先后推出微博服務。截止2011年5月新浪、搜狐、網易、騰訊等主流網站的微博平臺注冊人數以達到4億,較2010年有167%的激增。繼博客、論壇之后,微博已經成為門戶“用戶自主生成內容(UGC)”產品的“標準配置”。2011年8月18日,新浪宣布其微博用戶已經突破2億。同時,微博已成為事件的引爆器之一,當大事件發生時,微博總能最快速的傳遞事件發展態勢、迅速聚攏人氣。中國紅十字會、郭美美事件,始發于微博,其影響迅速擴展至全國,不足半月搜索郭美美已有234萬條微博討論。
“大一剛入學的時候,同學之間還流行玩人人網和QQ,從大二下學期開始,微博則代替它們成為網絡流行的東西。”山東師范大學大三學生小周告訴記者,平時有很多同學“泡”在微博上,新聞、旅游、游戲等等上面基本樣樣俱全,手機“織圍脖”更成為校園里一種時尚。同時他表示,開通微博一年了,無論用電腦還是手機上網,每天都要上去看看他喜歡的軍事和籃球類微博,這已經漸漸成為一種習慣。
據新浪微博統計,有超過40%的用戶訪問來自于手機。手機微博的開通更讓用戶的發布、轉發、瀏覽變的“無處不在”,新浪微博預示“移動互聯網的SNS時代”已經到來,轉播方式也將側重于移動互聯網。而微博營銷是一項系統工程,如何將微博變成吸金的工具成為網站老板們下一步思考的重點內容。
商業模式和應用為微博“賺錢”
新浪微博注冊用戶已經突破2億,對于微博何時盈利,業界一直保持著高度關注。在2011年全球移動互聯網大會上,新浪首席執行官兼總裁曹國偉首次公開了微博可能存在的六大商業模式,分別是互動廣告、社交游戲、實時搜索、無線增值服務、電子商務平臺以及數字內容收費。
曹國偉透露,新浪微博在一些應用上正在做嘗試,今年會有一些基于微博的廣告。“當然一開始我們并不指望它能掙多少錢,而是能夠建立一種模式,我們需要在這個平臺上多做一些嘗試,所以今年會有更多的用途,更多的產品推出來。”雖然首次公開點評了微博商業模式,但曹國偉再次強調,新浪微博目前的工作重點是要把平臺搭建起來,進一步擴大用戶規模。在他看來,Facebook和微博有所不同,以Facebook為代表的SNS的網絡關系建立在熟人之間或者已經有社交關系的認識的人之間,他們之間很多交流是情感的分享,而不是信息的交流。微博則是把一個消息進行非常廣泛的覆蓋傳播。
同時曹國偉還說,“互聯網時代的商業模式,基本上都是朝著收費的方向去走,而微博以后的商業模式也會朝著這個方向去走。”不過對此,業內有不少不同的看法。搜狐總裁張朝陽就頗不以為然,一旦收費,用戶必然以腳投票。在互聯網領域,目前被證明的成功收費模式只有網絡游戲和QQ社交服務,以信息提供為主的互聯網企業如果嘗試收費,用戶很快就會流失到競爭對手那里。相關業內人士則認為,微博六大商業模式的提出非常籠統,沒有具體的內容,這也意味著微博商業模式從可能走到現實還有相當長的距離。
據了解,新浪微博開放平臺上已有第三方開發者的3.6萬個應用,其中1600多個應用已經通過審核并在微博廣場進行推薦。今年第二季度,新浪微博還將開放更多更細化的API接口供開發者使用。曹國偉表示,互聯網正在轉型,競爭方向是用戶時間與用戶入口微博正在成為互聯網新入口。微博是新浪新媒體成長戰略的核心,將加大投資以進一步提升新浪微博在社交媒體領域的領先地位。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