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浪潮綿延至今,從語言的使用、文字的創造、印刷術的發明到電報、電話、廣播、電視的發明和普及應用,直至今日計算機應用的普及、計算機與現代通信技術的結合,每次都對當時代的社會組織形式、經濟增長方式以及普通人的生活,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但中國的互聯網企業,一直是叫好不叫座。社會影響力巨大,但GDP貢獻小。在光鮮亮麗的精英光環背后,是閉口不談的盈利預期。這一困局,困擾了中國大量互聯網公司。
隨著移動互聯網浪潮的不斷深入,實體經濟和互聯網經濟,已經到了不得不融合的地步。各大互聯網公司依據自身優勢紛紛舉起了 O2O大旗,但是卻各有各的思路。在桌面互聯網時代,盈利模式相對清晰的在線購物,一直對向線下延伸保持著強烈的欲望。但是,線上購物,缺乏正常用戶的消費體驗,消費者沒有與產品互動的過程,極大的依賴消費者固有的消費經驗。如果消費者不能通過在線方式理解產品屬性,那就意味著消費者要依靠唯一的幾張圖片來和產品進行互動,不能觸摸、不能試用、甚至不能提出一些個性化的咨詢問題。這是極大的違背用戶購買習慣的。根據最新的數據顯示,美國2011年線上消費只占8%,線下消費的比例依舊高達92%;而中國的這一比例,分別為3%和97% 。對于中國的互聯網經濟來說,如何從3%的份額中進入這97%的市場,幾乎成為了一場生死攸關的戰役。勝利者將擁有世界,失敗者連內褲都不會剩下。
線下交易,也許成為了一條不得不考慮的路線。
對于那些“把產品放進箱子里郵寄給消費者”的在線購物公司來說,線下交易,一直是個不能說的秘密。鼓勵消費者線下交易,是找死。限制消費者線下交易,是等死。幾百億的風投熱錢,滾動在中國這3%的線上購物市場,但是卻對剩下的97%線下購物市場份額雖蠢蠢欲動,卻裹足不前。

但是,總是有人第一個吃螃蟹。淘身邊是一款基于周邊閑置物品買賣的手機應用。僅上線40多天,目前日登陸用戶超過一萬,并繼續低調快速擴張中。淘身邊主要功能賣點是“快速買賣身邊的閑置物品”
用戶可根據淘身邊提供的發布功能,快速把閑置物品拍照發布出去。并可以同步給新浪微博上的好友。淘身邊此舉,極大的降低了買賣商品的門檻。30秒就能讓一個普通消費者變成淘身邊賣家。但是此舉,并沒有增加信用風險,基于新浪微博的人際關系和支付寶的實名制認證體系。淘身邊已經有了完整的用戶信用體系支撐交易。

淘身邊也可以搜索周圍的閑置物品。并提供在線交易和線下交易兩種方式。對于二手物品或者閑置物品,商品的屬性非常不統一,幾乎都是非標準化的產品。線下的交易對整個交易環節的補充非常的重要,彌補了線上交易中消費體驗的不足。而此功能,也為淘身邊日后的發力儲備了巨大的能量。

同時,閑置物品交易中的另外一個難題就是交易成本過高,用戶需要大量的篩選和溝通,才能真正找到自己合適的商品。淘身邊通過人工編輯和審核,去過濾整個市場上的產品,幫助用戶找到最價廉物美的商品,通過集中幾個有經驗的編輯人員的運營,來降低整個市場的交易成本。
在PC市場上也在關注閑置物品交易的58同城、趕集網,似乎在移動市場上猶豫不決。在傳統15寸PC屏幕上賣廣告的思路,在3.5寸的手機屏幕上似乎不太被用戶接受。企業成長的路徑依賴,牽絆了產品成長的步伐。
而來自淘寶的跳蚤街,似乎更想在手機上重復PC上的路線,成為一個大而全的產品。但相對于淘寶系其他光芒四射的兄弟產品。跳蚤街手機客戶端還需要更多時間找到自己在淘寶系的位置。
2012年是中國3G商用的第三年,整個市場呈Cye指數級膨脹。閑置物品交易在O2O領域中,是最具有幻想空間的一塊市場。O2O需要解決的是利用互聯網在構建長尾市場上的優勢,和LBS技術對線下消費的促進,解決線上交易無法解決的“購物體驗缺失”與“非標準化產品的批量銷售“問題。淘身邊已經開始嘗試打破僵局,但它還有很長路要走。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