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目前的搜索、廣告等 PC 互聯(lián)網商業(yè)模式在 Mobile 上不靈的一個根本原因就是“移動 App 缺乏鏈接的精準度”,只有有了精準的鏈接,搜索、廣告等這些生態(tài)環(huán)境才能得以大規(guī)模建立。
精準的鏈接標準是我認為下一代移動互聯(lián)網 App 在技術架構上要努力解決的問題——類似用 REST 的架構方式,來將 App 的狀態(tài)隔離成一個個精準的單位頁面,然后加上一個穩(wěn)定的地址表示。這個必須由 Apple、Google、Microsoft 這幾個大的平臺級玩家坐下來建立像 Web 的 URL 一樣的統(tǒng)一標準,在小圈子里玩是沒有意義的。當然另外一個可能性是,這些大的平臺級玩家吵得不可開交,最后在移動 App 上建立不起來像 Web 的 URL 那樣精準的鏈接標準。
5. 鏈接的強度
鏈接是有強弱的,有些弱鏈接,發(fā)出去沒有回饋。但強鏈接就要更高一籌。LinkedIn 所創(chuàng)造的鏈接,相對于 Facebook 創(chuàng)造的鏈接,其強弱絕對不可同日而語。這也是 LinkedIn 的價值與 Facebook 價值差別巨大的原因所在。
6. 鏈接的向度
鏈接有單向、雙向區(qū)分,單向的鏈接(例如 Yahoo 等門戶主導的 Web1.0 時代),肯定不如雙向的鏈接(例如,博客、論壇、社交網絡等主導的 Web 2.0 時代)。
7. 鏈接的切合度
有些產品也試圖創(chuàng)造大量的鏈接,但這些鏈接與它們主功能的切合度很低,是“搭售品”,所以價值聊聊,成就不了偉大產品。例如:金山電池醫(yī)生搭載了所謂的“裝機必備”,“下載排行”這些鏈接元素,但這種在主功能(電池維護保養(yǎng))之外搭售創(chuàng)造鏈接的做法,注定了鏈接的質量不可能高。真正高質量的鏈接必須與產品的主功能高度切合。
8. 鏈接的傳播力
不同的鏈接,傳播力是不一樣的。有些鏈接,只能從A傳播到B;但有些鏈接,就能創(chuàng)造從A到B、再到C、再到D.....這樣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的鏈式傳播。例如,微博的鏈式傳播,其威力要遠遠大于天涯、Discuz 等論壇的聚合傳播,這是因為社交網絡的鏈接天然具有鏈式傳播能力——注意這里說的是鏈接的產品特征,不是鏈接承載的信息內容,雖然然不同內容興趣點傳播起來肯定效果不同。
當然以上鏈接的 8 個維度只是個人的產品經驗和思考總結,不一定全面,歡迎朋友們互相補充、互相學習。
有了這 8 個評價鏈接的維度,在規(guī)劃產品或者定位產品時,就可以從鏈接的角度看產品,它可以很好地幫助我們分析這個產品的成長空間,比如:類似萬年歷,電池醫(yī)生,手電這類應用,有時候單看產品,裝機量巨大,有些人就興奮的不得了。但是這些產品里面幾乎沒有鏈接,或者即便有,鏈接的質量也很低,這就注定了這些產品不可能成長為偉大的產品。
為什么鏈接如此重要?本質上,互聯(lián)網上的每一次鏈接行為,背后都是“一個人的需求、愿望、情感的表達”。它的大小、強弱、快慢就是“人的需求、愿望、情感”的大小、強弱、快慢。
鏈接之于軟件,就像神經之于身體,交通之于城市,江河湖海之于地球。流水不腐,戶樞不蠹。沒有鏈接,死水一潭。有了豐富茂盛的鏈接,就有了生生不息,不斷繁衍的生機。
所以,對于做軟件產品、特別是移動 App 產品的朋友,我最大的建議就是:挖空心思地創(chuàng)造鏈接,提升鏈接的速度、頻度、強度、向度,那么很快你就會發(fā)現你的軟件產品將具有一種不可思議的魔力。那樣的軟件才叫互聯(lián)網軟件!
我對自己目前的產品做得產品就有一條鐵律:堅決不做沒有鏈接的產品。沒有鏈接的軟件,是沒有生命力的。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chuàng)業(yè)者、創(chuàng)業(yè)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chuàng)業(yè)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