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臺多了會有人做整合?
流量入口變多后,就是會有所謂個性化的需求,或者時髦叫做決策引擎了,現在還沒有成型的。要從廣義上理解,就是像百度當年的作用,把各種媒體社區的信息和用戶需求和電子商務進行拼接,效率高形成品牌。
機票、教育、醫療以及其他的O2O有沒有機會?
現有行業,對于輕模式,酒店當然最好,機票一般,主要2 里面不好,又不民營又不分散,所以很難有人只在2上形成持續輕的流量商業模式(最早沒有轉型的去哪兒)。全日制教育、醫院顯然更不太好,因為2不好,行業動力不足,金融也一般。培訓可能有點機會,但是1不好就只能封閉起來做。相對好的,先不管大小,比如電影票,1,2,3都還好,還有些其他的小行業也還可以。其他不一一類比了(比如出租車行業)。
餐飲的O2O?
餐飲,應該1不好,團購在這里吃了很大虧。因為雖然是封閉起來的,但是重復率不好,所以痛苦很多,如果想做輕模式,自己解決1,又2C,實在是個非常難的事情,要看看執行能力了。如果封閉起來作服務,變成攜程,重復率和毛利恐怕不夠,還有異地擴張,也不好做。
如果是中高端的餐飲,也是封閉起來作服務而不是輕模式。假定毛利還可以,不知道怎么或者是什么能夠讓他從快遞品牌變成服務品牌,(因為下游的餐飲品牌比較強)。拋去異地擴張和行業差異造成的預訂必須性,重復率等等,最少要每項都打80分。服務,價格,速度,可能封裝的服務還要有點別的,等等,同時在3 暫時不好的情況下,線下的客戶獲取還要想想辦法提升效率。
總而言之,這個階段還是純粹執行推動的商業模式,和當年的旅游一樣,最強的執行團隊封閉起來的服務附加值或者可以,并且可能重復率和擴張不夠好,等到越來越多的某個行業的1 變好了,才會有純輕的模式出現了,并且是個電子商務的變現。
O2O將是今后半年的一個泡沫
無論如何,今年后半年如果如預期出現新的一輪投資泡沫的起點,在這一輪泡沫中兩個概念里一定有個O2O。因為必須有足夠多的2B和2C環節的創業公司,才能把這個環封上,這個行業沒有大泡沫沒戲。當然這個泡沫最大的貢獻只是協助鏈條完成1,2,3并且教育用戶和商戶,但是最終難成。如果要投,那看準了及早投,并且希望如預測明年進入泡沫高潮可以融別人的大錢然后慢慢熬著。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