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一個傳統廠商的朋友聊天,感受到了他們很大的焦慮。他們的電商部分上次雙11,沒有什么推廣,業績就很不錯,這次雙十一卻沒有去年好。而且傳統領域的銷售一下子就停滯了,整個行業都懵掉了,不知道該干什么好。最近又聽了一些諸如黃太極、雕爺牛腩之類的故事,覺得應該轉型,又不知怎么做,甚至想是不是專心去做淘寶或者電商,然后就找我聊聊看。
這些個想法非常典型,而且疑惑里面全都是誤區。所以再說如何轉型之前,先要說如何別掉坑里:
第一,對新營銷方式的認知,一定要記得不管是電商、淘寶還是微信什么的,都只是工具,不是轉型。所以不必去說我轉型專門去做電商,去做淘寶,或者去學微信,那都是搞培訓的要坑你才說的。
第二,對營銷案例的認知,黃太吉也好,雕爺牛腩也好,甚至包括小米也好,都跑出來傳經布道,核心原因是為了宣傳造勢融資,真實情況其實遠沒有說的樂觀。很多內幕造假、數據乘十之類的就不說了,免得被起訴。
一般說來,賺錢的都不太愛說話,不賺錢的聲音就特別大。融不到資上面的企業都是死,而傳統企業并沒有融資的經驗和想法,還是想長期運營并盈利的。所以學習和拷貝那些做法多半是不靠譜的,比如某個講小米的大師也做倒閉不是一家公司了。就算是雷軍,投資的項目也多半虎頭蛇尾,YY是上市了,凡客又快完了。而雷軍是什么人脈和資源,這是一般企業沒法比的。
然后我來說說,現在的趨勢有什么變化。本來互聯網和線下還是涇渭分明的,之前雖然馬云喊了很久不做電商會死,但是你線下企業不做什么什么電商,不上網是真心沒有太大問題的。真正的變化是因為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你突然發現所有人都在線了,然后一下子,所有人的習慣就開始變化了。最核心的是,獲取信息和社交關系的方式發生了根本的變革,然后影響到了現實生活。比如大家吃飯都開始玩手機了,然后可能就沒人太在意你穿什么裙子了。這不但影響了一般人,而且影響了很多互聯網企業,Web企業都很焦慮玩命收購,比如百度和阿里,做端的公司日子就好過很多,比如騰訊和360。這次雙十一移動端的成交已經到了七分之一,很快就會超過20%,58同城這樣的信息類網站已經有40%流量來自移動端,這意味著,PC的整體流量正在大幅下滑,所以什么垂直電商之類的死一片也并不奇怪。流量成本越高,網絡推廣難度越大,之前三巨頭把持的流量入口、社交入口和交易入口被打破的可能就越大。當然,騰訊有了微信,是目前最安全的。
在 Web流量大幅下滑,然后apps又沒有明顯入口,各家各有自留地的情況下,已經不存在一個大渠道可以決定一切或者大部分了,也就是說,不管你純粹去做淘寶天貓還是微信微博營銷還是百度投放,都不足以完整的支撐你的未來發展了,這一點就很麻煩了。我之前寫過一篇《個人品牌的未來》,里面說的在傳統企業一樣適用,大意就是未來的世界是碎片化的,品牌也是碎片化的,營銷模式也是碎片化的或者綜合性的,你要重構的是你企業的調性和模式,這不是一個簡單的轉型電商或者別的可以實現的,是一個很綜合復雜的大型改造項目。
互聯網思維和傳統思維的差別并不復雜,很多玩網絡營銷的人號稱懂,其實也都是只懂方法不懂原理;ヂ摼W和傳統最大的差別在信息的交互上,一個是雙向,一個是單向。比如做服裝的,先去參加歐美的發布會,然后根據潮流回來定款,定了款然后開始做成衣鋪渠道。消費者根據專賣店的款,來判斷流行的款。互聯網思維并非如此,互聯網講究的是用戶反饋之后的迅速迭代,根據用戶需求不斷調整產品,最后做出用戶最滿意的產品。一個是商家主導用戶,一個是用戶主導產品。必須說,蘋果不是互聯網思維的企業,只是喬布斯足夠牛逼一直主導流行罷了,喬布斯死了,你也可以看出蘋果產品的頹勢。
傳統企業要從思維上進行一個重大的轉變,然后根據自己的行業特點進行改革;\統的說,第一找到你的客戶群體(垂直精準人群),第二找到可以影響你客戶群體的途徑(傳單地推廣告短信郵件),第三找到你和客戶溝通和建立關系的渠道(網站微信朋友圈微博電話短信),第四建立用戶可參與的產品生產流程(通過渠道溝通),第五增強整個流程中的服務部分和用戶體驗(不是單純的銷售)第六全套品牌戰略,包括品牌定位承諾策略等一系列。(我培訓有講)
總體上說,是一個全套垂直品牌的運營,可以根據品類利用所有可以利用的工具,然后再用戶體驗上超過其他所有同類產品,就有可能樹立獨特品牌,然后成為一個碎片化的垂直品牌。在定價上,實現高端服務中端價格,滿足部分開始逐漸有能力追求品牌的消費者為第一,至于低端人士,他們是淘寶的客群,就不要費心去經營了,等你品牌經營起來,價格又不高的時候,他們會自動來降的。
因為上述內容太干,幾乎每一條分開都可以寫一篇文章,所以這個要看大家的領悟和具體的行業區分了,但組成部分是完整的,思路也是成套的,只要按照這個方向去思考,然后去看一看之前說過的小米、黃太吉的例子,參考一下手法即可。比如小米,客群是屌絲貪便宜群體,微博微信互聯網高粘度人群,運用互聯網工具炒作廣告,利用微博微信論壇溝通,根據用戶意見改良和售后,不斷的吹一些看上去很酷的牛逼,加上高管豁的出去臉到處承諾。(看過二百萬張壁紙,世界最快手機、手機拍照超過單反等等等等一系列違反廣告法的宣傳。)等品牌起來了,再去推運營商渠道走量,最后就就做成了。
你不一定能復制成功,但是方法還是有跡可循的。當然,如果你的產品不是數碼設備,而是傳統服裝什么的,那么這套就行不通了,你可能就要考慮地推,上門服務,高端場所設宣傳點擺上二維碼入口等方法了,因為這些稍微高端的客戶都是互聯網低粘度人群,不會穿凡客的人。
總體上說,除了關門沒有一個單一手段可以解決綜合問題,你要想有效的轉型,就必須綜合的考慮每個環節的問題,并作出全面的改變。千萬不要聽一些大師的放棄一切去做電商吧,天貓吧,垂直B2C吧,微信營銷吧,還有更夸張的瘋狂英語的李陽尼瑪跑去做安利了……被忽悠了錢是小,耽誤了時間是大。等最后不成功,這幫人拍拍屁股走了,倒霉的還是傳統廠家自己。
提醒各位傳統行業的老板一句,那些沒有傳統行業經驗的互聯網人,他對你噴什么千奇百怪的都千萬不要相信……就是馬云說你也不能信!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