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過挖礦游戲嗎?可能不少人覺得它很無聊。不過現實版的挖礦游戲比這刺激多了,在虛擬世界里有個叫比特幣的東西,有玩家光挖礦機投入就上千萬,當然收入也不菲,成都一個玩家,每天的進賬就達25萬元,這不禁讓人對比特幣圈子內的玩家充滿好奇。
這幾天,比特幣突然就火了起來,有人把它當成一個財富游戲,有人把它當做賭博式的投機,但在這個游戲開始的時候,它也僅僅是一個小圈子游戲。玩的人,剛開始時,也有一顆純粹的心。
比特幣能干什么
最初,比特幣只在網上的黑客、發燒友等小圈子內流通,使用者可以用比特幣購買一些虛擬物品,比如網絡游戲當中的衣服、帽子、裝備等,只要有人接受。
但國外一些線下商家嗅到了其中的商機,宣布支持比特幣支付。在國內,比特幣也開始流通,北京車庫、果殼電子、百度加速樂先后宣布支持 比特幣支付,盛大網絡旗下的地產開發商盛旅置業甚至在上海推出了支持比特幣購買的實體樓盤。
如今,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比特幣最大的價值是可以用來兌換成美元人民幣炒作。
比特幣為什么值錢
比特幣得益于其本身的規則和技術帶來的基本信用:這個系統本身不受任何政府、機構和個人的控制,密碼學技術和P2P分布式網絡管理保證交 易的安全性和私密性,同時核心規則限定比特幣的貨幣總量為2100萬個。
前幾天1個比特幣賣到900美元,一躍成為史上最貴的貨幣。主流媒體爭相報道比特幣,連“中國大媽”也想來插一腳,真正是火得一塌糊涂。
成都也有這樣元老級比特幣玩家龍禹江,這個圈子里有不為人知的神秘發明者,宅在家中數錢的煤老板,吭哧作業的小礦工,賣礦機賣芯片的硬件商……
圈子發端
第一人 挖礦者身家已過億
2008年底,比特幣誕生于一個外界知曉甚少的密碼學討論小組。一個自稱來自日本 ,名 叫 中 本 聰(Satoshi Nakamoto)的神秘人興奮地闡述了自己的構想。2009 年,他為該系統建立了一個開放源代碼項目,正式宣告了比特幣的誕生。
圈內的“老鳥”們迅速被這個嚴密而充滿想象力的比特幣體系所震撼,也開始追查中本聰的真實身份,但一無所獲:他的郵箱是德國的,名字是日本的,谷歌上沒有任何資料,IP地址也難以追溯……時至今日,他始終沒有露面,甚至有人懷疑這幕后是一個團隊。
在一個比特幣聊天頻道里,有人自負地認為“Satoshi”在日語中是“智慧”的意思,其他人則懷疑這是4家科技公司名字的“拼盤”三星(Samsung)、東 芝 (Toshiba)、 中 道(Nakamichi) 和 摩 托 羅 拉(Motorola)。甚至連他(她)的國籍也受到質疑,因為他(她)的英語太地道了,簡直毫無瑕疵。
據國外媒體報道,計算機科 學 家 特 德·尼 爾 森 在YouTube上曝料化名中本聰的比特幣創始人其實是京都大學的數學教授望月真一。
望月真一16歲進入普林斯頓大學,22歲讀完博士。目前33歲為東京大學全職教授。33歲是一個在學術界顯得年輕的荒謬的年齡。
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只要比特幣能給自己帶來財富,中本聰是誰不重要。他們最關注的是這件事,從比特幣上線那天開始,就有一臺計算機在進行比特幣挖礦工作,盛傳這臺機器就是中本聰的。如今,這臺機器的主人身家早已過億。
所謂挖礦,就是將一個特殊的解密軟件與芯片計算能力結合,去破解一道道不可逆的密碼難題,完成的獎勵就是比特幣。最早直接在網上下載程序用個人電腦運行,就是一個菜鳥,一天就能挖出好幾個比特幣。
但因為比特幣破解難度是以幾何速度遞增,時至今日,這種方法幾年都挖不出來一個。如今真正有能力挖礦的是一群有組織有紀律的比特幣“煤老板”。
圈子發燒
“煤老板”坐看每天進賬25萬
談起山西煤老板,人們心中就會浮現出一副土豪的形象,腰纏萬貫,一擲千金。開好車住豪宅,喜歡在公眾面前高調亮相。
然而在比特幣圈子里,也有“煤老板”,他們擁有的財富可能比小煤老板還多,但這些人卻是非常低調,放在人堆里也不扎眼,就跟一般的工科宅男毫無二致。
成都創業者龍禹江就是這樣一個“煤老板”。手里有貨,心中不慌,投入上千萬的專業挖礦機,除了耗費點電費之外,其他啥也不要龍禹江操心。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