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來說,“礦機”就是砍掉了一切不需要的功能、能以最大功率來計算的電腦裸機,外形相當粗獷。
而這些挖礦機的產出卻也是相當之高,每天能挖到55枚比特幣,按照昨日4700元一枚的行情,每天進賬25萬。
坐著就有大把大把的錢進賬的日子,真是讓人羨慕嫉妒恨。
不過這個4年前普通大眾聽都沒有聽過,而且一文不值的比特幣,怎么就被龍禹江給盯住,如今搖身一變成為世界上最貴的貨幣?這眼光也實在是太毒了!
“我當年想自己做虛擬游戲幣,國外的朋友告訴我說有比特幣這么個玩意,建議我去看看,就是覺得很好玩,就開始接觸了。”龍禹江把動機說得云淡風輕。
面對這一周多來的暴漲暴跌行情,作為低價入市,手握重磅貨源的資深玩家,龍禹江的心情特別好,“我們一起玩的朋友,沒有哪個不賺錢的,上百萬的好多個,有的這幾天套現都套幾千萬了,大家一炒,價格越來越高,我們只能干笑了。”
作為一個堅信比特幣擁有更光明未來的玩家,龍禹江并沒有在行情好的時候,把手里的比特幣一次性賣光。“在價格高的時候,我出了一部分,等價格降到一定程度,再回收一部分回來。”
據龍禹江介紹,國內最富的煤老板是前新東方教師李笑來,身家6億人民幣,曾經挖礦挖斷電。而另一大煤老板是一個名為“烤貓”的礦團,挖礦速率一度占全世界30%,是當之無愧的全球第一大礦團。
低調悶聲發大財,很多人求之不得,但并不是所有早期的資深玩家都能有一夜暴富的機遇。
一個美國玩家,在比特幣只是純粹的小圈子“玩物”之時,用一萬個比特幣去換了一個披薩,這成為圈子里至今都在傳的一個笑話。“如果他持有到現在,已經是百萬富翁了。”
圈子煩憂
小礦工挖到礦要等兩年后
“比特幣我去年開始挖,目前大概已經挖到36.37%,目測2015年初能挖出一個來。老媽網上斗地主的電腦,一開機就啟動,算起來每天平均要挖5、6個小時。不夠電費啊。”小礦工郭菲菲如是說。
郭菲菲去年一個偶然的機會,她在國外新聞網站上知曉了比特幣的存在,雖然她搞不懂比特幣的原理,但出于金融工作者的職業敏感,判斷比特幣能用來投資,立馬就從網上下載了一個挖礦程序開啟淘金之旅。
“我還是吃了不懂IT的虧”,郭菲菲苦笑,她能做的就是用個人電腦操作軟件,用的是CPU的計算能力,后來才知道這是最原始的挖礦方法,在2011年到2012年的時候,專業礦工都用顯卡挖礦,可以百倍提升挖礦的效率。今年2月,出現了專門用來設計挖礦的ASIC的芯片,它的效率相比顯卡效率又提升了上百倍。
“她其實可以加入礦團”,龍禹江說,幾十萬礦機聯網組團挖礦,可以很快挖出比特幣,然后按各人礦機計算能力占比分配。
不過也有業界人士稱,專業礦團恐怕不會接受郭菲菲這樣的菜鳥玩家,不懂IT的人可以購買專業礦團的股份分紅,如上述烤貓公司就向公眾出售股份,然后把挖出來的比特幣按照持股進行股票分紅,同時股票可以自由轉讓。
據了解,“烤貓”于2012年8月在Bitcoin Forum(比特幣官方論壇)發布IPO成立ASICMINER,總共發行40萬股,其中公眾持有163962股,深圳比特泉公司持有236038股,原始股0.01BTC一股,如今市值已經超過一億美元。
圈子感悟
賣礦機比挖礦更賺錢
而如今的比特幣市場,跟當年的“淘金熱”有著驚人的相似。
越來越多的人涌入比特幣市場,有的人辛勤挖礦,有的人在比特幣市場低買高賣賺取差價,還有的人開始盯住挖礦背后的生意。
根據創始人中本聰的設計,比特幣的總量只有2100萬個,目前比特幣的貨幣生產速度是每10分鐘25個新比特幣。但是每4年,比特幣產出的數量就會減半,直到達到數量上限。隨著挖掘的人增多,每個參與者能挖到的幣也會越來越少。
人人網聯合創始人楊曜睿看到這個危機,認為挖礦的好年景不多了,就組建了ASICME團隊,專注礦機銷售,按照ASICME團隊公布的礦機參數,一臺售價3000元的最低配置挖礦機,按照現在的比特幣挖礦速度,30多天便可以回本。從2013年6月2日上線到6月底,其銷售出去的礦機總價已達數百萬元。
還有一個綽號叫“南瓜張”的神秘人物,專注為這樣的挖礦機生產專屬芯片。現在龍禹江也開始一邊挖礦,一邊對外銷售礦機,最貴的一臺價值58萬。
和淘金一樣,淘金者多,賣出的水也更多。如今淘比特幣的人越來越多,這些“賣水工”想不賺錢都難。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