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鴻:員工固然重要,但是當經營企業的很多要素都擺在面前的時候,包括股東、包括員工、包括客戶,當這三個要素擺在您面前的時候,如果讓您從這當中來選您認為最看重的要素,您會選擇哪一個?您覺得會不會是一道難題?
稻盛和夫:我剛才已經談到了,我選擇員工。因為經營者珍視員工,員工就會拼命工作,員工要為自己的幸福著想,他就自然會努力去為顧客著想,另外如果員工努力工作的話,企業效益就會提高,這樣股東也會高興。所以問題的核心就是讓員工幸福,這樣才能構筑一個讓員工、客戶、股東都能滿意的環境。
稻盛和夫:在創立京瓷公司之前,我是搞新型陶瓷研究的技術人員,在給人家打工的時候,我的技術沒有獲得應有的公正評價,所以我才以我的新技術為基礎創辦了京瓷公司,我希望我的技術能發揚光大,滿足自己作為技術人員的夢想和自豪感。但是創立京瓷公司三年之后,有十來個高中畢業的年輕員工,他們說這是一個新建的公司,沒什么利潤,待遇又不高,前途很渺茫,在這樣的公司一直干下去的話連對象都難找,更談不上富裕的生活了,完全看不到未來,實在難以忍受,所以他們要求公司必須提高工資獎金、提供今后生活的保障,否則就辭職不干了。他們提出了這樣的要求。我是為了實現自己個人的夢想,要把自己的技術推向全世界才創辦了這家企業,可他們卻提出了那樣的要求,讓我很意外很煩惱,連續兩三個晚上我都睡不好覺,想來想去我突然明白了,員工真正需要的是希望在公司長久干下去,是希望過上好日子,既然如此,公司就應該徹底地為員工的幸福著想。那樣的話,員工們就會愉快地工作,拼命地努力,這樣公司收益就會提高,我的技術也能順利走向世界,股東也會很高興。那個時候我才恍然大悟,我終于明白了珍視員工才是企業經營最基本的原則。從那個時候起,我改變了公司的經營方針、理念。
3、敬天愛人:稻盛和夫實踐一生的哲學
陳偉鴻:在我們今天的《對話》現場,包括在很多論壇的現場,大家看到的稻盛先生,都是殫精竭慮的企業家,是一個有著深刻思考的哲學家,但實際上稻盛先生還有他自己的另外一面,也許很多人會覺得很新鮮。我們看到在1997年,稻盛先生出家時候的一個照片,怎么會想到要出家呢?
盛和夫:大家或許認為,我是因為失戀或者為了懺悔才出家的,其實不然,我原本認為人生有80年,到65歲的時候,就要準備迎接死亡的到來,這時候需要再次磨練自己的心靈,要把自己的靈魂變得更加純潔,我想最為簡便的辦法應該是在日本全國步行托缽化緣吧,我把化緣得來的錢悉數捐獻給當地的福利機構,比如收容孤兒的福利院等,我覺得有過這種經歷之后自己被污染的心靈能得到一些凈化。
陳偉鴻:是不是還有這樣的一層原因?您可能會覺得佛教思想當中的某些宗旨可能會跟我們經營企業或者說是做人是有一定關聯的?
稻盛和夫:是的,人最容易被煩惱所左右,欲望對人來說是最大的問題。欲望得不到滿足,人就會鳴不平、發牢騷,這也是個大問題。當事情不順利時,人還會惱怒,這又是個大問題。這些都是人的本性,是人生存所必須的,是自然界賦予人類的,人雖然需要這三種情緒,但如果過了度,人就會自取滅亡,這是佛陀的教誨,所以我們必須時時抑制這些情緒。當然沒有人能夠完全排除這類情緒,排除光了,人會無法生存。我總是認真地自我反省,我自己也不是圣人君子,我也常有欲望,也常發牢騷,也常常惱怒、發脾氣,每當這些情緒抬頭,我就反省,就努力控制自己,這就是我現在的修行。
稻盛和夫:日本的明治維新是日本從封建社會走向現代國家的一次革命,當時在日本社會非;钴S的一位革命的領袖人物,是與我同鄉的一位偉人,叫西鄉隆盛。他的心靈非常的純潔,沒有私心私欲,是一個無私的人。無私,就是忘我。他留下的人生格言就是敬天愛人——敬奉天理,關愛世人。天指的是天道,在中國就是良知,同時要愛人,愛他人,為他人作奉獻,這是西鄉隆盛說過的話。我從小就受教于這句話,所以我在建立公司的時候,就把敬天愛人作為經營企業的最高準則,用我的一生來實踐這句話。
游稻盛成長路、學阿米巴經營赴日游學活動報名邀請函 http://www.fswenwen.com/adcye/zhhui/201202071662726.htm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