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革命開始了!
巴塔哥尼亞哲學
伊馮將其價值觀總結成了一套獨有的哲學——“巴塔哥尼亞哲學”,并用它來指導公司服裝的設計、制造和銷售流程。“這些哲學能夠使我們確立用于商業世界的草圖,而且不像山脈的輪廓那樣,變化無常且缺乏征兆。”
形象哲學:產品目錄是圣經
產品目錄是巴塔哥尼亞向外張揚個性的平臺,其目的不是推廣,而是啟迪和教育。
從巴塔哥尼亞誕生之日起,喬伊納德就在產品目錄中不知疲倦地分享和弘揚著自己獨特的生活哲學:對環境的深刻認識以及促成環境危機之解決的強烈動力,對大自然的熱愛以及對權威的合理質疑,對需要實踐和技巧的冒險運動的熱衷,對真正冒險的尊重和欣賞。
而在這些產品目錄中,人們看到的是最真實的顧客照片。“一個著名登山者正在攀巖中,身體裸露出極少的皮膚,這么一張照片比請一位半裸的沒什么名氣的模特假扮登山者好得多。”
銷售哲學:多元化與全球化
巴塔哥尼亞是為數不多的,既能將產品賣給批發商和經銷商,又擁有零售店、郵購和互聯網等銷售渠道的公司。而這些不同的渠道,又都被注入了巴塔哥尼亞獨特的哲學:
郵購:將郵購產品目錄的主要意圖確定為與顧客交流的媒介。其郵購原則是:銷售巴塔哥尼亞及其哲學,與銷售產品同等重要。他們在目錄中講述巴塔哥尼亞公司的故事,就環境問題對顧客進行教育。
互聯網:互聯網業務的價值觀和原則與郵購一致。例如,在銷售季末,把即將出清的存貨擺到網上,或者,發動顧客一同應對環境危機。在2003~2004年間,巴塔哥尼亞公司的顧客向美國總統寄出了1.5萬封信,要求總統采取措施,拆除蛇河上的4座水壩,以使大巴哈魚重歸這片水域。
零售:1973年,巴塔哥尼亞在文圖拉建了第一家小型零售店,隨后,在許多地方都建立起類似的零售店。這些零售店的成功給了經銷商以極大的信心,使他們更多地售賣巴塔哥尼亞產品。而這些零售店,又折射出了巴塔哥尼亞的建筑哲學:除非絕對必要,否則不建樓;努力挽救老舊的或歷史性的建筑,使之不致被拆毀;使用再生和可再生的原料。
批發:與傳統的每年找一兩百名批發商,同時拋棄那些表現不佳的商家不同,巴塔哥尼亞只與少數優秀的經銷商達成合作關系。這樣的好處是不必耗費精力、時間去尋找新經銷商,減少信用風險,最小化由某位經銷商的糟糕服務殃及而來的司法問題,獲得忠誠的買家,更好地控制產品和公司形象。
財務哲學:我們的宗旨與盈利無關
“企業到底向誰負責?顧客、股東、還是員工?都不是。從根本上講,企業在為他們的資源基礎負責。如果沒有一個健康的環境,股東、員工、顧客和商業本身,都將蕩然無存。”
巴塔哥尼亞宗旨的第三條是:利用商業實踐促成環境危機的解決。
這給財務帶來了很大的壓力,既要竭力為環保事業提供資助,還得保證這些捐款不會給公司帶來生存危機。
所幸,巴塔哥尼亞的優質產品為盈利提供了保障。
而與之相應的,為了維持這個宗旨,巴塔哥尼亞又一直致力于控制企業的擴張速度。
事實上,經常都會有潛在的買家找上門來,他們看出這是一家價值被低估的公司,他們想迅速把它做大,然后上市。而伊馮的回答是:“公開上市甚至只是引入合伙人,都會給公司經營帶來桎梏,從而限制其利潤用途,逼迫其走上增長之路。而巴塔哥尼亞的目標是繼續做一家私營公司,以便一如既往地堅持其初衷,做些善事。”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